02

微山:党建红引领“三条鱼”富民 济宁日报·东方圣城网 2023年03月23日

■本报通讯员 李勇 朱华斌

微山县强化党建引领作用,以“党建红+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一体化”发展模式,做大生态、科技、品牌“三条鱼”文章,激活了乡村振兴、渔业先行的一池春水,创新探索出了一条大湖美、产业兴、渔民富的“微山路径”。

生态鱼,微湖浪里扬红帆

为将党组织的“神经末梢”延伸到基层,实行“把支部建在湖上 把党旗插在船上”工作机制。组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党员志愿服务队,在湖上持续开展党建联建船进渔村、上船头工作,了解渔民群众意见及诉求,推广生态渔业养殖模式,帮助解决生产生活困难。以机关党建目标认领工作为抓手,组织19个党支部和251名党员,用“有解思维、干在一线”工作法,重点在禁渔管护、大湖放流、涉渔执法等方面进行亮剑,发挥党建联建船在抢险救灾、应急保障、为民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形成以联建促党建、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的良好循环机制,促进湖上党建开花结果,提升南四湖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平。从1990年开始,微山县连续实施禁渔保护制度。从2005年开始,累计向南四湖投放各类优质苗种达4亿余尾。从2003年开始,微山湖水质持续得到改善,稳定达到地表水三类水质标准。南四湖由生产功能向生态湖泊功能转型,微山湖旅游区成功创建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微山县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 2 处,省级现代休闲渔业园区 1 处。

科技鱼,打造百亿级产业“航母”

依托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的方式,组织全县渔业大户、企业公司和合作社带头人到上海进修深造。立足于科技成果转化,加大产研合作力度,搭建了“一湖两院士”渔业工作平台,吸引各类高端渔业科研人才来微工作,充分释放创新创造潜能。在渔业科技引领上,以产业提升为主线,重点发展“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陆基推水集约化新型养殖、池塘生态化养殖、工厂化养殖水、虾蟹混养、藕虾综合种养”六种高效养殖新模式,着力打造现代农渔综合体。2022年,南四湖渔业有限公司入选山东省水产种业领军企业,微山县南四湖现代渔业养殖标准化试点项目已入选山东省标准化试点项目,国家智慧生态渔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已入选第十一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在产业融合发展上,实现体制上的新突破、产业上的新融合,科技上的高赋能,充分发挥县渔业发展服务中心“红色”阵地的作用,围绕“强链、补链、延链”,做大做强微山湖“好品湖鱼”全产业链,培育壮大渔湖产业集群,形成了以“党支部联产业、党小组联合作社、党员联农户”的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拉开了微山湖渔业产业兴旺、融合发展的序幕。微山县先后获评“中国乌鳢之乡”“中国河蟹之乡”“中国河蟹生态养殖示范县”、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及生态养殖示范区。

品牌鱼,打造“好品湖鱼”的江北鱼仓

以党建引领下的微山湖大闸蟹产业联盟运营新模式为平台,强化品牌意识,将分散的经营组织联结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对生产和经营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组织管理,实现组织和管理创新。拓展与京东、盒马鲜生的合作,构建“微山湖生鲜旗帜店”服务平台。通过举办微山湖中国鲁菜·微山湖美食节、微山湖小龙虾美食节、微山湖大闸蟹文化节,赴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组织的微山湖渔业品牌推介活动,持续扩大“微山湖”渔湖品牌影响力市场竞争力。2022年全县渔业生态化养殖规模达到22万亩,渔业经济总产值突破81亿元,微山湖渔业品牌价值达到42亿元。现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9个,“微山湖大闸蟹”入选山东省区域公共品牌。已建成生态渔业园区 8 处,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6 处,省级现代渔业园区4处。全县渔业经营主体 300 余家。全县拥有水产加工企业 11家,规模以上水产品加工企业 2 家,年水产加工能力 28120吨,拥有冷库 33 座,日冷冻能力1380吨,总加工原料达 30801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