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278户残疾人喜享智能化改造成果
2022-02-02 09:48:29 来源:东方圣城网


本报记者  王粲 本报通讯员 金瑞舟 孙文艳 李爽

“没有党的关心,就没有俺今天的好日子。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感谢残联!……”2月2日,天气寒冷,但在兖州区奎星楼社区独居残疾老人牛宜香家里暖意融融,区残联智能化无障碍改造项目为老人家带来了意外惊喜。不用手不用脚,动动嘴就能遥控家里晾衣架、窗帘;不用拿钥匙,手指一碰门就自动打开……老人家做梦也不会想到,党和政府的帮助让她过上像科幻电影一般的高科技生活。她激动得无以言表,千言万语化作一个又一个的感谢。

牛宜香今年77岁,三年前一场心脑血管疾病,导致老人重度残疾,给行动和生活带来了不可逾越的障碍。洗个澡上个厕所、晾个衣服做个饭,对常人来说轻而易举,对老人来说一举一动都难于上青天。

为解决老人的行动和生活难题,区残联根据他的残疾情况和生活习惯,实施了一系列量身定做的智能化改造。

厨房里安装了升降灶台、智能抽油烟机;卫生间安装了智能马桶架、旋转浴凳、恒温花洒;在阳台安装了遥控窗帘和晾衣架。不仅如此,她家的入户门也更换了特殊的智能锁。“我只要手指靠近门锁,入户门就会自动弹开了,真是太方便了。”通过智能音箱喊话或者遥控器,就能控制晾衣架自动升降,窗帘也能实现自动打开、闭合。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老人兴奋地一遍又一遍的尝试着诸多神奇的智能化的功能。

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是是“十四五”期间国家102项重点工程之一。2021年,济宁市兖州区承担了山东省残疾人家庭智能化无障碍改造创新试点工作。兖州区把智能化无障碍改造,作为切实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政治任务,纳入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和学党史为民办实事的重点内容。

为做好试点工作,兖州区残联多次外出参观学习,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精心制定工作方案。通过各镇街摸底调查,确定了278户符合条件的低保重度残疾人家庭改造对象。依据各类别残疾人特点、需求与居住环境分类施策,按照“一户一策”、“一户一案”、“按需改造”的原则,实行人性化和个性化改造,逐户测量、设计、改造。

截止目前,共为278户低保重度残疾人实施了智能化无障碍改造,让残疾人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和智能化高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消除了残疾人家庭生活障碍,改善了残疾人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助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把党和国家的温暖送到了残疾人身边,在全市乃至全省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向上级残联及各级党委政府交出了满意答卷。

据了解,兖州区残疾人家庭智能化无障碍改造对象为低保重度残疾人(不含精神、智力类别),其住房具备改造条件,本人对无障碍设施依赖程度高,原则上五年内没有接受过无障碍改造。改造内容按照不同残疾类别实施改造,肢体类别配备除扶手、坡道、防滑垫等基本内容外,配备360度旋转浴凳、电动升降灶台、电动轮椅、智能马桶站立架、遥控晾衣架、遥控灯具、遥控窗帘、护理床、语言控制设备等;视力类别配备语音控制系统,语音提示用品(语音电饭煲、电磁炉等)、超声波报警盲杖等。听力、言语类别配备智能门锁、闪光门铃、闪光报警水壶、电子沟通板等。

 

责任编辑: 作者: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 济宁日报社和东方圣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 东方圣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东方圣城网联系。

投稿请至邮箱:jnrbs@163.com

※ 联系电话:(0537)234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