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激励创新又引领方向 既呵护关怀又排忧解难
汶上: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2-01-16 09:54:22 来源:东方圣城网

■本报通讯员  胡克潜  杨乐

     抓产业就是抓经济工作的具体化——本着这一思路,汶上县近年来坚持“产业立县、制造强县”不动摇,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通过实行“链长制”、搭建“1+3+6”工作架构、优化营商环境为产业转型升级保驾护航,为县域经济发展积蓄了强大动能。

     创新为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年前夕,第八届山东省省长质量奖获奖单位公布,新风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名列其中。这是继上市科创板、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后,企业2021年在科技创新领域第三次创下佳绩。从昔日无线电小厂到如今的行业翘楚,新风光的光环背后是企业对自主创新的笃定坚守,也离不开地方的扶持引导。

        汶上县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五年来,引进高层次人才51人,创建省级研发平台28家,一大批像新风光这样创新力强、后劲足的企业逐渐成为产业发展的支柱,通过科技为发展注入新动能。同时,为破解中小企业人才难引进、留不住的问题,汶上县成立人才创新发展院,预留50名备案制事业员额用于引进人才,目前共为9家企业招聘硕士以上研究生18人。

     为了摆脱纺织服装产业代工为主、挣“辛苦钱”的现状,汶上县不断出台政策,一方面招引拥有自主品牌的龙头企业,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培育自主品牌。汶上县鸿瑞轩服饰有限公司很快调整发展思路,不仅实现了从OEM来料加工到ODM兼顾设计和加工的过渡,并且每年投入1000万元培育自主童装品牌RedCopper。3年来,新品牌销售额连年增长,2021年达到约1000万元,基本实现投入、产出持平。公司总经理丁俊表示:“培育自主品牌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公司不惜代价走出这一步,就是因为没有自主品牌就没有发言权,发展也就只能永远停留在初级阶段。我们现在相当于到达了一个原点,预计明年起,自主品牌产品将实现盈利。”

      目前,汶上县纺织服装产业以代工为主的现状在逐步改变,一批自主品牌脱颖而出。七七服饰的校服品牌崭露头角,如意技术推出的海藻纤维色纺纱品牌产品实现了产业化,哈桑服饰设计研发的“阿尔白”品牌服饰占据国际市场十分之一。根据规划,到2025年,汶上县纺织服装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要达到80家,营收达到120亿元,自主品牌销售占比要突破20%。

县委书记带头为企业当“保姆”

     产业成链,方能稳健发展。汶上县实行“链长制”抓产业,由县委书记、县长任“链长”,完善县专班、部门、镇街和企业四级联动机制,像保姆一样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当地还成立了制造强市建设汶上县指挥部,组建1个办公室、3个产业专班、6个要素保障组的“1+3+6”工作架构。各产业专班编制了产业技术开发路线图、人才开发路线图和产业链招商图谱,确定9个核心产业链条,明确了产业链招引补链强链目标企业,有针对性开展双招双引活动。

      1月8日,位于汶上化工产业园的济宁中银电化有限公司,车间里机声隆隆,车间外叉车穿梭,一排排管道连接起反应塔和产业园管网。“我们公司是一家有55年历史的氯碱企业,产品相当于化工中的‘柴米油盐’,属于基础化工原料。管道就是向下游企业输送原料、能源产品的。”公司财务总监康建告诉笔者,公司不仅是产业链条上的上游企业,而且还是产业园建立后首家入驻企业。

     汶上县瞄准这一优势开展以商招商,目前,产业园51家企业中一半以上是中银电化的下游企业,构成配套紧密的产业链。刚落地不久的全球最大香兰素制造商中华化工香兰素项目可利用中银电化的氯化苯,打破国外垄断的济宁邦达化工有限公司邻苯基苯酚项目奔着中银电化的环己酮而来,省优选项目山东汉峰新材料有限公司年可使用中银电化氯气6万吨……中银电化产业链变身“磁力链”,吸引众多“重量级”企业落户在了在资源、交通等方面并不占优势的汶上。

为保障产业链稳健发展,汶上县在干部助企攀登活动中,优选20家骨干企业、20家高成长企业,逐企明确年度目标、支撑项目和问题诉求台账,每月督促进展情况,开展精准服务。同时,建立助企攀登问题诉求“收集—初审—会商—分办—督办—回访”闭环管理办法。目前已累计办结企业问题诉求83项,县级销号率94%。2021年1至11月份,30家助企攀登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9.1亿元,同比增长24.9%。

“来汶上投资没选错地方”

    “太感谢了,来汶上投资没选错地方!”1月11日,山东汉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张宁将一面锦旗送到汶上县行政审批服务局项目一科科长郭超手里。3个月前,郭超在调度项目进展时发现,汉峰新建1.5万吨/年化工新材料建设项目迟迟没有新进展。“项目因无法办理竣工验收备案表和规划核实证明办不下不动产证。没有不动产证就没法抵押贷款回笼资金,项目也就陷入了搁置状态。”张宁回忆,当时项目施工单位多,对接起来复杂,真是一筹莫展。

    得知情况后,郭超立刻联系项目单位,和同事先后7次到现场为企业实地解决问题。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通过容缺办理,让项目提前三个月完成竣工验收备案。1月3日拿到不动产证后,张宁终于松了一口气:“对我们来说,项目早开工一天就是一天的效益。要不是行政审批服务局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并帮助代办,项目到现在还是一头雾水。”

    营商环境相当于阳光雨露和土壤,决定着产业的萌芽和健康成长。近年来,汶上县紧盯企业和群众的办事痛点、堵点和难点,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推进商事登记“掌上办”,企业设立实现全流程网上最快2小时办结。开展预约、跟踪、延时、上门等多元化服务,与13市24区县实现企业登记跨域通办。不仅如此,当地通过推行“告知承诺”制实现施工许可“一单即办”,通过组织联合竣工验收至少缩短60天项目工期,通过“帮办代办”制度让项目实现极简审批。汶上县还选取人流量大、企业众多、商业繁华的3个乡镇和3个社区设置行政审批综合服务站所,形成以县为民服务中心为“1”的行政审批“1+3+3”新模式,让群众就近办理政务服务事项。2021年,全县新增市场主体12574家,同比增长24.10%。

   “既激励创新又引领方向,既呵护关怀又排忧解难。”汶上县委书记高永干表示,是重点就要毫不犹豫地全力聚焦,有困难就要全神贯注地奋力攻克,只有全县上下一心想在产业、聚力干在产业,才能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崛起。近年来,汶上县瞄准特色发展方向,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6.6:41.2:42.2,“四上”企业达到394家,税收过千万元企业36家。2021年,全县顶住经济下行和疫情冲击“双重压力”,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48亿元,近五年来年均增长6.3%。

责任编辑: 作者: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 济宁日报社和东方圣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 东方圣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东方圣城网联系。

投稿请至邮箱:jnrbs@163.com

※ 联系电话:(0537)234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