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以党建为引领,找准党建与业务结合点,深度推进融合发展,趟出了一条党建与劳动仲裁工作双融双促的新路径。2020年,市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委员会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人社部将我市作为“和为贵”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品牌创建和智能仲裁院、数字仲裁庭建设全国试点。
建设一支党旗飘扬下的仲裁员队伍。围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党员仲裁员队伍,市劳动争议仲裁院创新开展“学法明理、经典润心”系列活动,每次召开支部会前,由1名党员讲解一条法律法规、领学1局儒家经典,学党章党规等,不断提升党员干部法治意识、道德修养和党性觉悟。院党支部将仲裁业务培训与党员队伍建设融合,组建党员先锋队认领疑难复杂案件、重点工作任务,先后开展了 “仲裁员论坛”“我谈民法典”“以案示法”等系列主题活动,不断强化党员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激发党员队伍活力,发挥党员模范引领作用,提升了仲裁员队伍宗旨意识和仲裁为民理念。
打造一个践行初心的劳动仲裁品牌。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市劳动仲裁院依托历史文化底蕴,将党建融入到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办案中,积极打造“和为贵”劳动争议仲裁调解品牌。以党员仲裁员为主,成立了我省首家“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宣讲团”,组织到企业开展“劳动用工法律指导”主题党日活动,为企业量身订做用工风险防控方案,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以党员仲裁庭为基础,组建派出庭、巡回庭、速裁庭,实施要素式办案改革,快立快审快结案件,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服务。以仲裁院支部为基础,积极与法院、司法、工会、工商联等部门对接,建立多个专项工作组,努力构建多元化解体系。
构建一项党建引领的协作共建机制。市劳动仲裁院坚持源头治理,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关口前移、重心下沉,与企业创新开展协作共建,积极构建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体系。院党支部联合市劳动争议调解协会支部,与70余家企业党支部签署共建协议,开展“党建+劳动争议预防”三方协作共建活动。联合全市30余家商会协会,组建劳动争议预防调解工作联盟,与6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建立日常联系,引导企业在劳动争议方面由“被动应诉”向“主动预防”转变。同时,探索开展区域交流协作,与青岛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达成合作共建共识,定期组织观摩学习、联合培训、挂职锻炼等交流活动,共同推进党建引领下的劳动仲裁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