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着力破解村干部队伍青黄不接、结构不优、能力不强的顽疾,黄垓镇积极深化农村后备人才“双千培育计划”,整合优质资源,探索“五高工作法”,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村级后备人才库。
高标准“选人”。严格按照“归雁”型、“雏鹰”型后备人才选拔标准,从返乡大学毕业生中“请”,从农村致富能手中“挑”,从返乡创业人员中“选”,从退役军人中“引”、从乡村医生中“聘”等,采取“三荐两选一考察”的方式,即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组织推荐、资格筛选、民主推选、组织考察,挖掘出德才兼备、有发展潜力、有培养前途、服务群众热情高、开拓创新意识强的优秀年轻人才纳入到村级后备人才队伍中,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全镇18各村共有73名村级后备人才,35岁以下58人,大专及以上学历27人。
高素质“育人”。实行结对“传帮带”制度,每名镇科级干部联系一个或两个村的后备人才,确定培养方向,制定培养计划,解决实际问题。每个村干部结对帮带一名后备人才,结合本村实际情况,教方法、传经验、授技巧,带后备人才一起处理村级日常事务。其次,让后备人才协助村干部日常工作,全面掌握本村的基本情况和实际问题,提高管理事务的能力和本领,增强个人才干。
高层次“提能”。坚持政治引领,精准施教。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党的政策法规知识,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党规党纪教育,着力提升村级后备人才的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构建形成推动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后发优势支撑。组织村级后备人才参加各类集中培训班,通过聆听专家、教授的专题讲座,强化后备人才化解基层矛盾、解决基层难题的能力,着力提升后备人才服务群众实力和干事创业动力。
高要求“管人”。镇政府与各村党支部书记签订村级后备人才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并把村级后备人才培养纳入到村级大考核大排名之中,制定切实可行的后备人才培训计划,切实提高他们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镇党建办公室建立村级后备人才台账制度,定期召开后备人才座谈会,为每一名后备人才建立“成长”档案,对培养对象的学习情况、试岗锻炼情况、群众反馈情况进行记录,为管人用人提供科学依据。把后备人才培训工作建立动态的村级后备人才队伍库,实行优胜劣汰,及时吸收培养新发现的优秀人才,果断淘汰不坚定、不干净、不适应者,提升后备人才自我约束力。通过严格管理、全面培训及锻炼,使村级后备人才积极投入到能力提升中,培养了一批政治素质强、致富能力强和文化素质高、工作水平高的村级后备人才。
高质量“用人”。黄垓镇采取“先给舞台、后给位子,先当配角、后当主角,先挑担子、后给身份”的后备人才培养措施,对于表现优异的后备人才实行试岗锻炼,安排其担任村支部书记助理或村主任助理等辅助性工作,或者安排其到服务区锻炼。在此次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有9名后备人才通过选举进入到村“两委”班子中,这样极大的激发了村级后备人才干事创业的激情,为全镇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下一步,黄垓镇将切实发挥村级党组织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大力实施村级后备人才培育计划,强化人才培养,着力培育打造一支干事创业有思路、服务群众有感情的后备干部队伍,为推进村级各项工作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冯再强 丁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