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文化周末
  • 民生新闻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本网出品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济宁城事 >
【精准扶贫】扶贫大棚建起来 农民乐唱致富歌
帮助圣女果顺秧爬高
2020-11-27 来源:掌上济宁
  • 作者:编辑:张正婕
  • 初冬时节,汶上县刘楼镇蜀山源家庭农场扶贫大棚内一片忙碌景象。眼下正是圣女果顺秧助苗的好时节,扶贫大棚里几位农家妇女忙着给圣女果顺秧爬高。而在农场西侧的蔬菜种植大棚里,几位农民正拿着刀具收割茼蒿。

    据家庭农场负责人徐晓晓介绍,依托之前的特色种植产业,今年共投资150余万元升级改造了15个高标准大棚。“家庭农场作为扶贫基地,还是一个智能化栽培甜瓜基地和果蔬栽培科普培训基地,共带动30多个家庭致富脱贫,累计为300多名乡邻提供就业岗位。”徐晓晓说。

    趁着乡村振兴中的新商机,徐晓晓作为汶上县蔬菜协会副会长,带领协会会员实行基地联盟共销,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形成“立体、循环、生态、绿色”农旅结合型的乡村旅游示范模式。“我们采取立体种植,甜瓜下市后就开始种植圣女果,圣女果预计元旦前后上市,这样一来,不仅能保证收入,还能吸引游客前来采摘。”徐晓晓说,未来农场将着重发展观光农业,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

    近两年,刘楼镇积极出台优惠政策,引导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发展立体种植,并支持贫困户以劳务、田地入股等方式就近加入合作社或家庭农场。这种“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模式不但提高了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经济效益,增加了附近村民收入,还成功帮助部分贫困户成功脱贫。“我和同村的几个姐妹今年一直在这里打工。在这里干活不累,一年还能赚个万把块钱,离家也近。”在大棚内干活的徐老庄村的靳桂香笑着告诉记者。今年55岁的靳桂香是徐老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家庭农场打工的收入有效地改善了其家庭生活条件,而像靳桂香一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还有两位也常年在家庭农场里打工,有了收入后,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

    现在,“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已成为刘楼镇脱贫致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了扶贫大棚、进入扶贫车间,有了工作收入,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记者 杨柳 通讯员 刘慧 孙晨)

    相关新闻
    乘客注意! 城际公交C6011线路昨起优化调整
    在线访谈丨大蒜产业集群发展钱景可期
    【精准扶贫】扶贫大棚建起来 农民乐唱致富歌
    【乡村振兴】曲阜这个村究竟有啥幸福秘籍?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0 www.jn001.com 联系电话:18605373500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