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11月25日讯(记者 王粲)今天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9年以来全市港口码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的成效。
2019年9月,港航污染防治执法监管和监督管理职责划转至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坚持水气并治、标本兼治,压紧压实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加强联防联控联治,建构起一套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市县一体、高效闭环的港航污染防治监管体系。今年以来,中心共派出检查组5573个,检查人员21992人次,检查港口14543家次,线上线下发现并整改问题26287个,挂牌督办13份。
完善体制机制,压实“三个责任”。将2020年定为“港口企业污染防治主体责任落实年”,建立健全了资金投入、防污设施、创新应用、文化建设等13项主体责任体系,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和结对指导帮扶,同时与属地政府及交通运输部门建立以“会议联席、信息联通、监管联动、执法联合、整治联手、应急联步”为主要内容的联防联控联治“三联六要求”工作机制,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坚持水气并治,提升整体水平。全市港口码头累计投入环保改造资金6.39亿元,配备了防风抑尘网、洗车台、喷淋、雾炮等设备设施,推广堆场作业点雾炮控制、料口智能喷淋等先进环保工艺,强化扬尘治理管控。全市各港口码头150台环二非道路移动机械全部加装了颗粒物捕集器,并购置了不透光烟度计开展排放抽测。组织开展了“夯实月”“提升月”、夏季攻坚、百日攻坚等活动,排查治理环保问题隐患。
建设三级平台,强化线上监管。投资673万元建成了全市“1+8+N”智慧港航环保监控平台体系,包含1个市级港航一级监控平台、8个港航二级监管平台和52个港口企业三级监控平台。同时,建立了闭环处置、考核奖惩、常态培训、数据分析、问题推送“五大运行机制”,形成了“实时监控、联动互动、数据共享、齐抓共管”的港航污染防治新格局。自7月份平台投入运行以来,线上共发现并整改问题1422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