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通讯员 王聪)邹城市峄山镇纪西村位于峄山风景区西南方向3公里处,该村基础设施较差,资源禀赋不足,是一个典型的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空壳村。2018年2月,济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张华伟被组织选派到该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开始了3年的驻村帮扶工作。入村后,他吃住在村,积极解难题、消民怨、纾民意,用实际行动推动村庄发展,生动诠释了乡村振兴带头人、脱贫攻坚急先锋的良好形象,赢得群众一致好评和真心称赞。
抓住“牛鼻子”,让党组织强起来
如何提高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成为张华伟首要解决的问题。他抓住党组织这个核心,以推进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为契机,精心设计纪西党建品牌标识,组织村“两委”修订完善11项村级规章制度,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全面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党员积极性低,他就认真组织党员冬训、“七一”党建系列活动,带领党员外出参观学习,重温入党誓词和决心。党员队伍老化,他就遍访青年能人,建立优秀中青年人才库和在外能人信息库,认真开展党支部“一对一”联系帮带,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名,预备党员转正1名,确定发展对象1名,培养支部书记后备干部1名,为党员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原有村办公场所破旧,张华伟积极协调资金7万元,修缮漏雨房顶、更换门窗、改造线路、粉刷内外墙壁、购置办公用品,规范提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增强村委会服务功能。2019年7月,纪西村党支部被峄山镇党委评为“优秀基层党组织”。
办好民生事,让人民群众笑起来
在入户走访中张华伟发现纪西村村民以种地、种菜为主,靠天吃饭、浇地难。“种地先打井”成为村民的一致愿望。在邀请专业人员多方勘探的基础上,他协调资金对该村原有大口井实施改扩建,新打农用灌溉机井2眼,建设机井泵房2间,埋设低压电缆1500米,硬化防汛道路1000米,有效解决了村庄900余亩农田灌溉问题。
纪西村基础设施较差,村内缺乏文化广场,主要道路年久失修,石子裸露,环境卫生较差。张华伟积极协调争取济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项目建设,实施村内主要道路升级改造工程,铺设排水管道、砌筑装饰墙,新修沥青路面2000余米,新建污水处理站1处,建成4000平方的纪西文体广场,栽植绿化苗木5000余棵,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纪西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位于邾国故城遗址片区。为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张华伟积极统筹资金6万余元,精心打造纪西文创街,在村内主要道路悬挂道旗20幅,设置大型墙绘6处。
张华伟坚持每周入户走访一遍,了解贫困户家庭状况、生活困难。为改善贫困群众居住环境,张华伟筹措资金3万余元,扎实开展“贫困户清洁家园”创建活动,为8户贫困群众进行庭院地面硬化、墙体砌筑、房顶修缮、厕所改造、卫生清洁、门窗更新等,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千方百计增加收入,确保群众稳定增收、长效脱贫。每年“七一”、春节等重要节日,他积极协调派出单位和社会爱心企业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和贫困户,送去慰问金和米、面、油等生活用品,把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壮大“钱袋子”,让村庄富起来
纪西村产业结构单一,村集体经济薄弱。要想富必须有产业。张华伟多方调研发现,种植金银花效益好,村里可以先探索示范,成功后再向村民推广,带动大家一块致富。经与村“两委”、党员座谈多次协商,张华伟带领村“两委”成员到邹城市金满坡金银花种植基地观摩取经,消除了村干部在种植技术、市场销路等方面的顾虑。最终,村“两委”确定以党支部+合作社的方式发展金银花种植产业。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土地流转,随后进行20亩幼苗栽种及灌溉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以上,带动村民就业3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