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市职业卫生监督执法能力提升培训班暨尘毒危害专项治理现场会在汶上举行,为做好职业卫生的监督管理工作,汶上县坚持早动员、早部署、早落实,积极开展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抓好煤矿、非煤矿山、化工、建材、汽车、铅酸蓄电池等重点行业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加强源头管控和事中事后监管,有效遏制尘毒危害,多举措织密职业卫生保障网,全力守护职工健康和生命安全。
织密监管网,3层4级监管体系初步建立
2019年2月,在全济宁市率先成立了职业卫生监督科;4月召开全县卫健系统职业卫生工作会议,明确了职业卫生监督的管理架构和工作方向,建立了3层4级监管体系(即:县、乡、村3层,局、队、站、室4级)形成了村有信息员,乡镇(街道)有协管员,县级有监督员的监管体系,做到各类企业底数清、情况明,对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实施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综合治理。
加大资金投入,监督执法信息化不断加强
县财政拨款40余万元,为监督执法人员配备了卫生监督手持执法终端,并统一配备了职业危害因素快检设备,同时积极协调,为执法大队配备了卫生监督应急车1辆,用于职业卫生监督工作,工作效率显著提升。
严格执法,职业卫生监管水平不断提升
为进一步强化企业责任意识,汶上县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对企业法人及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深入企业开展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完善防护设施设备,规范职业健康查体,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指导企业建立职业健康档案,目前已建立完善企业监督档案400余家,对94家企业进行了处罚,其中一般程序4家(罚款19.5万元)、简易程序85家,目前正在履行的案件6起,涉案金额20余万元。
严格准入,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更加规范
严格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准入,对第三方检测机构证件、资质进行公示,实行职业卫生技术服机构开展职业健康查体、危害因素检测报备制,执法人员定期到企业进行现场监督抽查,对开展不力的进行严肃问责,有效规范了服务机构执业行为。
建立联席机制,尘毒危害专项整治成效显著
由县政府牵头,成立了由县总工会、县应急管理局、县财政局等13个部门组成的汶上县尘肺病防治领导小组,形成各部门各司其职、协同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及时制定印发《尘毒危害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迅速展开执法行动,对辖区内矿山、建材、化工等尘毒危害企业进行认真摸排,摸清了底数,建立了台账,督促企业全面落实尘毒危害治理主体责任,成立了工作专班,进行隐患排查与治理,不断改进技术工艺、完善防护设施与措施、全面完成治理任务。目前,全县共摸排矿山、建材、化工等尘毒危害企业179家,其中矿山6家、建材133家、化工40家。
丰富形式,职业病防治宣传有声有色
充分利用微信群、公众号、LED屏,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海报、悬挂宣传横幅、播放宣传短片、在线培训及线上测试等形式,深入社区、企业、车站,开展职业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先后开展了“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同行”、“职业健康保护·我行动”为主题的《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市县电视台进行了跟踪报道。
(汶上县卫生健康局 丁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