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通讯员 王邦春 戚一品)“去年10月,我在县人社部门举办的精准扶贫招聘会上被招聘到山东亨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工作。经过实操培训,我已成为一名业务娴熟的流水线操作工,每月能拿到3500多元工资。这样,我既能照顾家庭,又能稳定增收,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很感谢政府给我这么好的打工攒钱的机会,我对现在的工作非常满意。”刘秀芬满脸喜悦地说。
刘秀芬是梁山县马营镇曹庙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身有残疾的她做梦也没想到,竟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月薪3500元的工作。多年来,从没想过能到企业上班的刘秀芬,就在家中守着自家的几亩田地,一年收入不足1万元,而如今她在企业工作两个多月的工资,就接近以前种地一年的收入。
像刘秀芬这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的贫困户,在梁山还有很多。近年来,梁山县把就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主抓手,以就近就业、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等举措奏响就业脱贫协奏曲,提升贫困劳动力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内生脱贫动力,促进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精准就业扶贫成效逐步显现。
强化服务促就业。复工复产以来,早在3月,梁山县人社局抽调骨干力量 37人成立“人社服务专员”小分队,逐村逐户开展拉网式摸排和宣传动员,多措并举推动返岗就业、增岗就业、稳岗就业;依托县、乡镇(街道、社区)、村居公共就业服务格局,常态化开展用工信息的收集审核发布、职业介绍、用工推介等灵活多样的招聘对接服务;对有就业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提供“双免费”(免费就业指导、免费推荐就业岗位)服务;依托就业扶贫基地、就业扶贫车间打造的“一刻钟就业圈”,帮扶贫困劳动者就近就。截止目前,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网络招聘、入户送岗等各类招聘活动23场次,发布用工信息4376条,推荐就业3653人次,其中贫困家庭人员184人。
技能培训促就业。围绕“扶贫先扶志、输血需造血”的工作思路,把技能培训、创业培训作为增强精准扶贫造血功能的主要抓手,紧盯技能需求,整合培训资源,改进培训手段,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大篷车进乡村”活动,以“培训+岗位”“培训+输转”的服务模式,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技能脱贫培训班136期,培训劳动者4283人,实施创业培训班56期,培训支持贫困劳动者636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226万元。
落实政策促增收。广泛举办就业扶贫政策宣传活动,提高贫困劳动力和企业等生产经营主体政策知晓率,鼓励企业招聘更多贫困劳动力,为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并开展培训的各类生产经营主体落实就业培训补助资金。加强与县扶贫办对接,进一步核实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情况,加大对车间帮扶力度,根据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情况及时落实车间吸纳补贴,不断稳定和扩大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规模。截至目前,累计拨付各项就业创业补贴资金1932.56万元,惠及270多家企业,1.6万余人受益;同时,联合相关能部门积极发挥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托底线、救急难作用,按需开发保洁保绿、社会治安协管等公益性岗位来托底安置难以外出就业的贫困劳动力就业。今年以来,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共托底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85人,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160.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