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央媒看济宁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圣地摄影
  • 文化周末
  • 新视野
  • 产业经济
  • 民生新闻
  • 镇街新闻
  • 金融界
  • 社会与法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人事人才
  • 教科文
  • 本网出品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旅游 >
还文化场馆以宁静 拒绝“别有用心”的研学“套路”
2020-08-27 来源:人民日报
  • 作者:编辑:高源
  •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tag.

    图片来源:科技日报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美术馆、博物馆、科学馆等文化场馆都是幽静所在。或古朴典雅,或清新闲逸,让人不由得就放低了声音,也放慢了脚步。然而适逢暑假,这种约定俗成的宁静被打破。近日,上海一家博物馆发出声明,表示大量企业在馆内办有偿研学等活动,许多活动团体在馆期间并未遵守博物馆参观规范和公共场所文明规范,极大影响了展厅秩序和文物安全。 一边是人头攒动的研学游,一边是大门敞开的博物馆,何以产生摩擦?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件事。

    对大多数免费开放的文化场馆来说,仿佛有“一肚子委屈”。作为公益性文化场所,传播文化、科普知识本是职责所在。尤其是近些年,大大小小的文化场馆乘着数字化、信息化的东风,从更加智慧、精美的策展,到办起科普讲座、提升互动体验,再到愈发细致、生动的讲解,努力让文化和知识触手可及,走向更广阔的人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渴望观众上门还来不及,又怎么会有拒人千里之外的想法呢?

    “免费的午餐”自然来之者众,受到一些商家的垂涎也在所难免。事实上,一些市场机构将文化场馆包装成研学的噱头进行有偿销售,甚至冒用文化场馆的名义误导消费者。这不难理解,凉爽的温度、现成的道具、免费的讲解、舒适的环境,这简直就是校外课堂的“天时地利”。精心设计的贴心之举,反倒成为别有用心的营利手段,还挤占了有限的公共资源,文化场馆也就有苦说不出。

    倘若光是“蹭”也就罢了,有的研学游还不让人省心。要知道,研学旅行的旺季,通常也会赶上文化场馆的人流高峰。当活泼好动的孩子邂逅幽雅静谧的文化场馆,本就需要耐心引导、细心讲解。但现实却是,“熊孩子”穿梭打闹,毫不顾忌珍贵展品;团队“讲师”河东狮吼,吓得旁边观众一个激灵;组织孩子席地而坐,甚至堵塞安全通道。凡此种种,不但影响了广大观众的参观体验,甚至有可能造成安全隐患。

    图片来源:科技日报

    更让人担忧的是,一些研学游传递的知识不严谨、不准确、不科学。以博物馆为例,每个展陈侧重不同主题,每件文物都是沉淀的知识。可有的研学游设计随心所欲,讲解同样毫无章法,有时还会因为自身储备不足,或者追求好玩有趣,出现误解乃至曲解的情况。家长花费高价,孩子求知若渴,研学换来的却是错误知识的灌溉,不仅误人子弟,还造成对历史文化的曲解、对公共资源的误用。

    都说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到大千世界、去草木深处,深思书本之余、探索课堂之外,堪称百利而无一害。研学游的魅力,就在于兼顾了“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性体验”。然而,火热背后,问题也不少:组织者、承办方五花八门,一些机构并不具备资质;原来的旅游项目改头换面成为研学项目,价格却翻了数倍;游中研学变成多游少学、只游不学、走马观花的“打卡”式参观……无论哪种,都背离了最初的用意,让研学游变得低效甚至无效。

    由此而言,研学游的初衷没错,博物馆的声明也没错。所谓的矛盾,根本在于游和学的失衡。其实,研学游的关键不是要走得多远,而是有没有真正领略路上的“风景”。没有人会比自己更懂得脚下的路。倘若在家门口的非遗工坊、红色经典就能学有所获,在不远处的田间地头、青山绿水就能心生感慨,这样的游学同样引人入胜。相信随着更多研学资源的供给和普及,研学旅行的“套路”注定不复,文化场馆的“抱怨”也将不再。

    这正是:随心所欲请往他处,轻声细语请入斯门。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0 www.jn001.com 联系电话:18605373500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