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于艺,会玩梗,堪比脱口秀
济宁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伟栋
近日,2025山东省齐鲁足球超级联赛(济宁站)在济宁体育中心火热打响,济宁主场巧妙地将《论语》智慧融入足球助威标语之中。“温故而知新,技高则进球”“好之者不如踢之者,踢之者不如进之者”等创意条幅,引来球迷阵阵喝彩。一提起“子曰”,许多人总想起课堂上正襟危坐的老学究形象,但真正走进《论语》便会发现,孔子是一位语言生动、幽默风趣的智者。他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课堂氛围轻松活泼,甚至常带“高级幽默”。
《论语》中那些看似简短的对话,若细细品味,常常能读出孔子言谈背后的风趣。
孔子去学生子游治理的武城,听到城里到处是读书、弹琴的声音,子游正用“礼乐”来教化民众。孔子微微一笑,开玩笑道:“割鸡焉用牛刀?”意思是,用礼乐大道来治理这个小地方,实在是小题大做。子游一本正经地引经据典反驳老师。孔子立刻对其他弟子说:“你们听,他说得对。我刚才是跟他开玩笑呢!”这轻松的师生互动,哪里有半点架子?
孔子周游列国时,有一次和弟子们走散了。有人在东门看见他,形容他“累累若丧家之狗”。弟子们找到他后,把这话告诉了他。孔子听完,非但没生气,反而哈哈大笑说:“形容我的相貌,不一定对。但说我像‘丧家之犬’,说得太对了!太对了!”这种坦然自若的自嘲,展现了孔子在面对困境时的坦然与坚持。
有个叫孺悲的人想见孔子,孔子不想见,就托病不见。传话的人刚出门,孺悲还没走远,孔子立马就在屋里拿出瑟,边弹边唱,故意让外面的人听到。潜台词就是:“我好着呢,就是不想见你,气不气?”这种活泼甚至有点小腹黑的孔子,是不是可爱多了?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说,一个理想的人格,应该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依靠,最后还要在“艺”的世界里自由徜徉。看,“玩”可是君子人格的最后一环,是最高级的精神追求!
从反转名言到幽默轶事,我们不难发现,孔子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立体和鲜活。他是一位严师,也是一位挚友;他心怀天下,也懂得生活的趣味;他能说出“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壮语,也能开“割鸡焉用牛刀”的玩笑。或许,是时候用一种更轻松、更平视的心态去重读《论语》。你会发现,里面不仅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更有一个充满人情味、闪烁着智慧与幽默光芒的有趣灵魂,正跨越千年,对你莞尔一笑。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古代版MBTI人格测试?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标准解读:智慧的人喜爱水,仁德的人喜爱山。智慧的人活泼,仁德的人沉静。智慧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段子手解读:这不就是最早的性格测试吗?“I人”(内向)爱爬山,追求宁静和长寿;“E人”(外向)爱玩水,追求热闹和快乐。下次朋友约你出去玩,直接问:“乐山还是乐水?”就能迅速识别对方属性,简直是社交必备神器。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论语·阳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