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建设万里行丨仙营街道:探索“网格+信用”基层治理新模式
掌上济宁讯(通讯员 赵璟)“看看咱小区打扫得多干净,信用积分又涨了,还能在社区的信用公示栏上露个脸,积分还能兑换家政服务,真是既得了面子又得了实惠!”家住任城区仙营街道秦庄社区的居民老陈指着焕然一新的公共区域,满脸自豪地分享着“信用+网格化管理”带来的喜悦。这番话,不仅道出了秦庄社区基层治理的新气象,更彰显了“网格+信用”模式下,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共建共享的美好图景。
秦庄社区正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基石,积极探索“网格+信用”的基层治理新模式。在社区党委统筹下,“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信用管理体系应运而生,网格员、楼长队伍各司其职,编织起一张覆盖全社区的信用管理网络。
在这个社区里,信用与网格服务紧密相连,网格员身兼数职,既是公共安全的守护者,也是社情民意的倾听者,更是政策法规的宣传者、困难群众的服务者和工作效果的监督者。他们身着蓝色马甲,手持信用宣传手册,穿梭在楼宇之间,用热情和耐心普及信用知识,将信用体系建设融入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网格+信用”的深刻内涵。商户代表王女士感慨:“信用积分让社区服务更精准,我们商铺参与社区巡逻也能兑换宣传资源,形成了良性互动。”
社区创新推出“信用+服务”兑换体系,联合10余家商户成立“诚信联盟”。居民凭信用积分可兑换家政服务、公益课程等权益,排名靠前的还可优先获得社区公益集市摊位。针对特殊群体,设立“信用帮扶”机制,困难家庭通过参与社区巡逻、矛盾调解等获取积分,兑换生活物资的同时提升社会融入感。
秦庄社区的“网格+信用”治理模式,正以其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越来越多居民的认可和支持,把无形的信用转化为有形的便利,也使得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了主人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