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情绪强烈 理财基金出圈 当A股嗨翻了天 济宁投资者在忙啥?
掌上济宁讯(济宁晚报全媒体记者 万德龙)进入8月下旬,A股市场的突然爆火,一时间让投资者坐不住了。8月25日,A股三大指数全线飘红,上证指数以1.51%的涨幅收报3883.56点,不仅突破前期震荡平台,更创下近一年来的新高。从市场成交规模来看,当日两市成交额达到3.18万亿元,创下2025年以来的单日成交峰值。为此,记者走访城区多家金融和证券机构后发现,在市场火爆的背后,透露出投资者隐约的担忧。
避险情绪主导 “回本”仍是主旋律
在A股市场持续火热的背景下,济宁本地金融市场的反应却呈现出明显的“冷静”态势。记者走访济宁市区多家证券公司营业部发现,以往股市行情火爆时“排队开户”的场景并未出现,多数营业部大厅内显得较为冷清,偶尔有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也多以老股民办理创业板权限开通、密码重置等业务为主,新开户客户寥寥无几。
“这两个月来,我们营业部新开户数量每个月也就二三十户,与2023年股市阶段性行情时每个月一二百户的开户量相比,差距非常大。”洸河路上某证券公司营业部客户经理王女士向记者透露,当前市民对股票开户的热情普遍不高,即使有市民咨询开户事宜,最终真正办理开户手续的比例也不足30%。
为何A股行情火热,市民却“不为所动”?记者调查发现,长期的股市震荡行情导致市民普遍亏损,是抑制开户热情的主要原因。“我2020年开户入市,当时投入了10万元,到现在还亏着3万多,这几年股市一直在3000点附近徘徊,涨涨跌跌根本摸不透,现在就算行情好,也不敢再往里投钱了。”家住冠亚星城的张先生说出了许多老股民的心声。据本地金融机构所做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100名济宁股民中,有78%的股民表示过去三年在股市投资中处于亏损状态,当前他们“回本”意愿强烈,追加投资的寥寥;面对过去几个月的股市回温,仅有12%的股民实现盈利,且盈利幅度普遍在10%以内。长期的投资亏损经历,让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避险情绪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除了历史亏损的影响,新股民自身的资金实力和投资经验不足,也使得他们对入市持谨慎态度。记者了解到,当前咨询开户的潜在新股民中,以刚毕业的大学生、年轻上班族为主,这类人群的可投资资金普遍较少,大多在1万至3万元之间,且缺乏专业的投资知识和经验。“我刚参加工作一年,手里也就攒了2万块钱,听说股市风险大,万一亏了,几个月的工资就没了。今天过来开户,就是想研究研究,短期内不打算入手,毕竟我也不知道该买什么股票,还是先看看再说吧。”某互联网公司年轻员工小李在证券公司开户时表示。同时,不少市民认为,在股市投资中,散户与机构投资者在信息获取、资金规模、专业能力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散户在市场博弈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盲目入市很容易成为“被割的韭菜”。
权益类理财产品成为“折中选择”
尽管济宁市民对股票开户热情低迷,但权益类理财产品却成为市民投资的“折中选择”,销售情况出现明显好转。记者走访多家银行网点发现,近期咨询和购买权益类理财产品的客户数量大幅增加。“以前客户来网点咨询理财,大多只关注以纯债理财为代表的固收类产品,对权益类产品问都不问,现在每天都有10多个客户主动咨询权益类理财产品,尤其是一些年轻客户,对这类产品的接受度越来越高。”某网点理财经理刘先生告诉记者。
从产品业绩来看,权益类理财产品近期表现亮眼,成为吸引投资者关注的重要因素。数据显示,截至8月20日,在已公布净值的银行理财投资权益类产品中,共有53只产品,其中48只产品净值实现正增长,正增长比例达90.57%。从收益率来看,有6只产品近半年以来年化收益率超过20%,16只产品近半年以来年化收益率超过10%,远超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的收益水平。以某地方银行推出的某“权益精选”理财产品为例,该产品成立于2025年1月,主要投资于股票、股票型基金等权益类资产,截至8月20日,产品单位净值达1.286元,近半年年化收益率达22.35%,成为该行近期销售最火爆的理财产品之一。
市民对权益类理财产品态度的转变,一方面是由于A股行情的持续回暖,带动权益类资产价格上涨,使得权益类理财产品业绩大幅提升;另一方面,与股票投资相比,权益类理财产品由专业的理财团队进行管理,能够通过分散投资等方式降低风险,更符合市民“既想获取较高收益,又能控制风险”的投资需求。“我不敢直接买股票,但又想分享股市上涨带来的收益,权益类理财产品正好满足了我的需求,由专业的人帮我管理资金,比我自己炒股放心多了。”市民刘女士的想法代表了不少投资者的心声。
低风险、专业化产品 成投资者首选
记者走访发现,无论是国有大型银行还是地方性银行,近期都加大了基金代销业务的推广力度,通过举办投资讲座、推出费率优惠等方式吸引投资者。
“我们从8月初开始推出基金申购费率优惠活动,同时每周举办两场基金投资讲座。截至目前,我行8月份基金代销规模较6月份增长了50%以上,客户咨询量更是翻了一番。”某股份制商业银行个人金融部负责人李经理表示,“随着投资者对基金投资认知的不断提升,以及市场行情的持续向好,预计后续基金代销业务还将保持快速增长。”
从投资者需求来看,风险较低、专业性较强的基金类产品成为投资者的首选,其中量化基金、债券型基金、FOF产品最受青睐。记者从多家银行网点了解到,近期咨询和购买量化基金的客户数量大幅增加,部分业绩表现优异的量化基金甚至出现快速售罄情况。“面对存款利率不断下跌以及快速轮动的投资市场,很多客户担心自己选不好基金,而量化基金通过模型选股和高频交易,能够快速捕捉市场机会,同时有效分散风险,所以受到了不少客户的欢迎。”某城商行理财经理赵先生告诉记者,“以某基金公司推出的‘量化精选混合基金’为例,该基金近一年收益率达35.6%,最大回撤仅8.2%,风险收益比表现突出,由该行代销以来,仅济宁分行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就销售了2000多万元。”
债券型基金则凭借其较低的风险特征,吸引了大量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投资者,尤其是中老年投资者。“我今年60多岁了,不敢买风险太高的产品,债券型基金主要投资于债券市场,收益相对稳定,风险也小,适合我这样的投资者。”家住济宁高新区的市民王先生表示,他于3月初将30万元存款转入债券型基金,目前已经获得了2.3%的收益,比银行定期存款利息高不少。
此外,指数基金成为部分年轻投资者的选择。“我平时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研究基金,指数基金跟踪市场指数,费率低,而且长期来看能够分享经济增长的收益,比较适合我。”从事汽车销售的小周表示,他近期通过手机银行购买了沪深300指数基金,目前已经持有一个月,获得了3.5%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