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处暑时节,齐鲁大地秋意渐浓的文化韵律

处暑,作为夏秋之交的节点,在山东大地呈现出独特的过渡之美。此时,暑气渐退,秋凉初显,昼夜温差加大,空气湿度降低,天空澄澈,呈现“秋高气爽”之态。这种气候特征为文旅活动提供了舒适的自然环境,也催生了丰富的文化体验。

山东的文旅资源在此节气下展现出多元融合的态势。自然景观方面,泰山、崂山、蒙山等地红叶渐染,与秋日晴空相映成趣,成为登山赏秋的绝佳去处。昆嵛山等生态康养目的地,则以清新的空气和宜人的温度,吸引着寻求自然疗愈的游客。黄河口生态旅游区的芦花飞雪与候鸟迁徙,更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生态画卷。

文化体验方面,山东深挖节气文化内涵,将传统民俗与现代旅游相结合。曲阜的祭孔大典以庄重的仪式重现儒家礼乐文明,青州通过“艺术+文旅”模式打造写生基地,将自然山水与书画艺术深度融合。此外,沿黄流域的手造非遗展示,如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中心,集中呈现了蜀锦、马头琴、凤翔泥塑等沿黄九省区的文化精品,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影视取景地打卡、生态旅游区观测等新型文旅项目,也满足了游客对深度体验和个性化需求。临沂沂南的《生万物》取景地、德州乐陵影视城,通过“影视+旅游”的融合模式,让游客在探访剧中场景的同时,感受历史与现实的交织。

从全省视角来看,山东文旅产业正通过资源整合和策略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山东文旅集团等龙头企业通过整合沿线资源,打造精品项目,推动文旅融合向纵深发展。泰山九女峰、淄博红叶柿岩等乡村旅游度假区,将乡村振兴与黄河战略有机结合,探索出文旅产业主导、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同时,山东还注重科技赋能,构建智慧文旅平台,如“好客山东 云游齐鲁”平台,整合全省文旅资源,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服务。

处暑时节的山东,既保留了传统节气的文化韵味,又焕发出文旅融合的创新活力。这种将自然景观、文化体验与现代旅游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游选择,也为山东文旅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力。欢迎大家到山东来感受齐鲁大地秋意渐浓的文化韵律。(文/何志远)

点赞
我来说两句
发表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