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造”大风车转出百亿大产业!海上“电风扇”半数来自这座城

在乳山,风电机组在海中矗立,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在岸边同步崛起

海上“大风车”转出百亿产业集群

在乳山南海域山东半岛南U场址海上风电项目现场,一排排“大风车”在碧波之上悠然旋舞,它们从风中汲取能量,再源源不断地输送至陆岸。

风电机组在海中矗立,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在岸边同步崛起。乳山海域的海上风电发电机组中,主机、塔筒、海缆等主要设备生产企业均来自乳山,“乳山造”配套率已经超过50%。

走进位于乳山港的山东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乳山基地,不时可见装有风机、叶片、单桩、塔筒等“巨无霸”产品的货轮出海。

在海力风电设备科技(威海)有限公司总装车间内,一根重达1400吨的单桩正在组装。“这是为山东半岛南海上风电项目量身定制的8兆瓦风机单桩。”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唐春雷介绍,作为国内最大的海上风电配套制造供应商之一,海力风电在乳山主要生产单桩、套笼等产品,“目前,我们所有生产线都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三期项目正在推进,主要生产海上升压站模块,将进一步丰富乳山当地的风电产品供给。”

在海力风电的不远处,豪迈、明阳智能、中车同力等业内头部企业的生产同样如火如荼。山东豪迈重型装备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高端海工油气特材管路智能制造项目已于今年7月投产,这是豪迈集团在乳山投资建设的第三期项目,从2022年落户以来已经连续“三年三投”。

乳山市以乳山港为核心,在近百平方公里区域面积内集聚了100余家企业,聚力打造风电装备特色产业集群,目前已初步构建了集主机、塔筒、单桩、海缆等核心零部件生产及储能、实训、运维检测于一体的海上风电产业链条,形成了上游风场开发、中游装备制造、下游施工运维的集群化发展模式。去年以来,乳山海上风电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先后入选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山东省现代海洋特色产业聚集区。“未来几年,乳山市将迎来海上风电项目的集中投产期,预计到今年底,乳山市海上风电年产值将突破150亿元。”乳山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

乳山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崛起,得益于“引龙建链”的精准招商。依托2021年跻身山东省三大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的战略优势,乳山市以打造大功率整机制造,配套运维服务、储能和多场景应用为目标和定位,布局了主机及核心零部件、涉海大型装备、科技创新及运维、储能及零碳示范四大片区,集中用于海上风电产业发展。随后引进远景乳山零碳产业园、明阳高端海洋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两大风电整机制造龙头项目。聚焦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发展,乳山市以明阳智能、远景能源为龙头引领,系统梳理出15条产业链、144家上下游重点企业,全力开展产业链招商,推动海上风电垂直供需链和横向协作链协同发展。

龙头企业落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速向乳山集聚,截至目前,乳山市已引进风电装备制造项目36个。

在风电产业集群的拉动下,乳山的光伏、抽水蓄能、氢能等多种新能源齐头并进,新能源板块加速崛起。“当下,我们正加快推动渔光互补、抽水蓄能等项目建设,谋划绿电产业园、绿电制氢、氢气储运等未来产业发展路径,创建全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试点。2024年,新能源产业产值达到112亿元,今后5年内力争形成300亿级的产业集群。”乳山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 陶相银 通讯员 姜俏俏) 

点赞
我来说两句
发表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