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以预防之策,筑牢健康基石
8月25日,第九次全国残疾预防日如约而至。今年“预防伤害致残,共创健康生活”的主题,看似朴素却分量千钧——它直指民生痛点,更彰显着社会对生命尊严的守护,将残疾预防这一关乎千万家庭幸福的议题,再次拉到公共视野的核心位置。
残疾预防从来不是孤立的工作,而是健康中国建设的“前哨站”,是社会文明程度的“试金石”。从国家层面推进残疾预防行动计划以来,我们能清晰看到“关口前移”的防控思路正在落地生根:婚检和新生儿筛查实现广泛覆盖,从源头为新生命筑起健康屏障;慢性病基层规范管理体系不断完善,让高血压、糖尿病等可能诱发残疾的疾病得到有效控制。这些举措背后,是对“治未病”理念的践行,更是对每个生命个体的尊重——毕竟,少一个人遭遇残疾,就少一个家庭承受沉重负担。
这些年,山东始终把残疾预防与残疾人服务紧密结合,不仅让大量残疾人享受到基本康复服务,辅助器具适配也逐步覆盖更多有需要的群体,尤其是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长期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像济宁等地将婚前孕前检查、产前筛查做得扎实到位,用细致服务把出生缺陷风险降到最低。这些实践告诉我们,残疾预防不是抽象的政策,而是能落到具体人身上的关怀,是地方治理中“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生动体现。
当然,残疾预防从来不是政府部门的“独角戏”,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这些年,山东通过“如康家园”“光明影院”等贴近群众的载体,把残疾预防知识送到社区、乡村;借助线上平台简化辅助器具申请流程,让科技为预防工作赋能。更重要的是,大量宣教活动让“预防优先”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当公众知道如何防范跌倒、如何规避事故风险,当每个人都愿意为残疾预防出一份力,群防群控的网络才能真正织密。毕竟,健康生活的美好愿景,需要每个人共同守护。
“防患于未然”,这句古老的智慧,正是残疾预防工作的核心要义。让我们携手,以预防之力为每一个生命撑起晴朗天空,让尊严与健康同行。(文/杨崇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