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吴涛:隐蔽战线播火种 烽火前线砺精兵


吴涛(1914—1942),又名吴承光,字旭源。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东门大街人。

9岁入济宁县立第四国民学校读书,15岁考入省立济宁第七中学。在中共地下党员王溥泉、进步人士彭畏三的启发引导下,阅读大量进步书刊,萌发参加中国共产党的愿望。九一八事变后,成为学校“抗日救亡运动特别委员会”骨干成员,积极组织抗日宣传。1931年12月,全国各地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他始终站在斗争前列,参加兖州卧轨截车南下请愿团。193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共党员。7月,党组织决定让其去白衣堂小学,以教书为掩护做党的地下工作。同年底,到冰窑小学分校当教员,设法与隐蔽下来的党员取得联系,自发建立起地下工作网。1935年5月,秘密发展进步教师张永鑫入党。同年秋,获悉刘庆珊在济南监狱因受敌人摧残身体极度虚弱的消息后,主动联络党员和革命群众集资救援,冒着危险把钱款送到济南。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全力支持学生运动,并发动城区进步教师,组成“济宁县教育界抗敌后援会”,将济宁城区抗日救亡运动推向高潮。1938年2月,遵照中共北方局和山东省委“脱下长衫,到游击队去”指示,入延安抗大第四期第六大队学习。毕业后,分配到泰西地区工作。12月,被任命为二团三营政治教导员。其间,突击抓思想政治工作,给干部战士上政治课,宣讲马列主义原理,宣讲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战的方针、政策。1939年夏,任独立团政治处主任。其间,狠抓部队自身建设,建立起一整套政治工作制度,为泰西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发展贡献力量。1940年3月,调任鲁西军区泰西军分区政治部主任,与分区其他领导一起,粉碎日伪军一次又一次“扫荡”。同年12月23日,参加八路军在东平、汶上两县接壤地带发起的“汶南战役”。1941年元旦,日军纠集守敌1000余人,乘八路军与当地群众共庆胜利之机,向八路军驻地反扑。为掩护大部队突围,不幸身负重伤。1941年秋,被转送范县冀鲁豫军区野战医院进行截肢治疗。由于医疗条件差,导致伤口感染,医院无力抢救,1942年春牺牲。

2015年8月24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点赞
我来说两句
发表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