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一线观察丨微光如炬,映照幸福生活——梁山县馆驿镇以民生“小切口”撬动乡村振兴大提升

掌上济宁讯(济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扈宏毅 通讯员  王国锦  郑馨)暮色渐沉,梁山县馆驿镇王仲口村中心街的路灯准时亮起,暖黄的光晕洒在路上,照得墙根下纳凉的老人眯起了眼。“以前这巷子晚上漆黑一片,看不见路,现在有了路灯,不光看着舒服了,心里也踏实了!晚上也愿意出门溜达了!”72岁的村民耿桂兰指了指眼前的路灯说,这种舒适感和安全感是村党支部和党员们带来的。

一盏路灯、一段路面,看似寻常的民生需求,却是馆驿镇“抓党建促治理、以治理惠民生”的生动注脚。今年以来,该镇坚持“群众需求在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把点滴小事当成“心头大事”去做,探索出一条“小切口、大民生”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民生“一本账”,写满幸福密码

“路灯不亮的问题,党支部认领解决!”今年3月,馆驿镇大营村“主题党日”上,村党支部书记孟现彬将村民集中反映的4处路灯故障写入“民生台账”。会后,村“两委”班子逐巷排查,党员中心户主动“认领”责任区,“亮灯行动”迅速铺开。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近年来,镇党委创新推行“1+3+N”工作法,即1个村党支部牵头,党员先锋队、技术服务队、监督评议队3支党员队伍联动,N名群众代表参与,构建“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效果反馈”闭环机制。各村党支部建立“民生需求清单”,针对路灯维修、道路修补、排水疏通等问题,分类建立台账,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

“‘亮灯行动’开展以来,谁家门口灯闪了、哪段路砖松了,党支部当天就能解决。”陈李庄村党员李修军说,党员就得把村民的烦心事当自家事来办。

今年以来,馆驿镇累计投资2300万元实施村内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开展农村道路集中整治,累计硬化路面2万米,维护修整路肩124条150余公里,规范街边集市7个,安装路灯537盏,修复故障路灯68盏,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出行体验。如今,“有困难找党员”成了馆驿镇群众的共识。

联建“一张网”,丈量民情编织暖意

每天清晨,菜园苏庄村的苏云国都带着笔记本在包保片区走访入户。“李婶,路南灯不亮,下午修”“张叔,厕所抽水问题,明早换……”他的“民情日记”密密麻麻记着127条诉求,其中98%已解决。“片(巷)长是‘移动的民情温度计’。”馆驿镇党委副书记王国锦说,“不仅要走访入户收集民生问题,更要成为政策的‘传声筒’、矛盾的调解员。”

依托跨村联建,馆驿镇整合治理资源,构建“一网统筹、联动入格、联防联控”的治理格局。全镇划分为47个基础网格,以20户左右为一个单位,将每个网格分为若干片区(街巷),按照“就近就便,定岗包保”原则,每个片区(街巷)配备1名片(巷)长,构建起“镇—服务区—村—网格—片区(街巷)”五级治理体系。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严格落实开门教育工作要求,组织党员干部、片(巷)长每周至少巡查3天,倾听群众家长里短,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能当场解决的立即办理,需协调解决的及时上报,让“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

今年以来,馆驿镇片(巷)长共巡查走访1.5万余人次,发现问题隐患600余个,当场解决400余个,累计协调解决基础设施维护、环境整治等民生问题120余件。

理念一新天地宽。“以前是群众找干部,现在是干部找群众。片(巷)长就像穿针引线的‘绣花针’,磨砺好为民服务的本领,准确把握、梳理惠民政策的‘千条线’,找到解决问题的‘针眼’,然后把服务精准送到群众家中。”馆驿镇党委书记马艳丽说。

鼓起钱袋子,农民生活更红火

路灯亮、路面平,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改善,背后是馆驿镇日益坚实的“家底”——蓬勃发展的特色产业和不断壮大的村集体经济。

在西张庄村,食用菌产业园生产的黑皮鸡枞菌菌包远销10余个省份,占据全国40%以上的市场份额,更为西张庄村带来了“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亿元村”的荣誉。

田大店村,鲁西黄牛产业园标准化牛舍里,毛色光亮的鲁西黄牛正在悠闲地进食。鲁西黄牛产业研究院招募山东农业大学专家团队担任乡村振兴合伙人,团队正在围绕保种育种难题进行技术攻坚,为产业持续发展注入科技动力。

馆驿镇将建强基层党组织作为乡村振兴的“压舱石”。2024年,创新推行“龙头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共富模式,组织32个村与镇龙头企业建立联建关系,实施联建项目6个,培育养殖户60余户。

“三亮三比一争当”活动动员全镇86名党员致富带头人主动认领责任,在食用菌种植、肉牛养殖等产业领域组织农业技术培训4次,带动就业2000余人次,惠及86家脱贫户。

“党组织领着我们致富,生活有奔头,现在我一个蘑菇棚每月能挣将近一万块!”种植户张大姐感慨道。

“村企联建”不仅帮助农民鼓起了“钱袋子”,也带动村集体充实了“家底子”,目前,已带动村集体增收400余万元,为馆驿镇各项惠民政策的有效落地、民生实事的持续办好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从“一盏灯”到“一片亮”,从“一条路”到“一张网”,馆驿镇在振兴乡村的征程中,凝聚微力量,办好微实事。如今,微光成炬,既温暖了千家万户,也点亮了百姓的幸福生活。

点赞
我来说两句
发表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