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民企办实事丨金乡县:精准“画像”解科技企业融资难题
掌上济宁讯(通讯员 杨超 段新朋)“新配方试验与生产线升级亟需投入,可手里的周转资金根本跟不上。”位于济宁(金乡)新材料产业园区的山东同利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发的马来酸二乙酯尾料回收装置到了关键阶段,董事长钱忠明却犯起了难。
该公司是一家集精细化学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高分子5G通信新材料和高端医药新材料。了解到企业诉求,金乡县科技部门主动上门服务,帮助企业整理“科技资产包”,为企业量身打造科技金融产品。
“他们不仅帮我们把4项发明专利、42项实用新型专利整理成‘科技资产包’,指导‘科融信’增信评价达到B级,还陪着我们跑银行沟通融资方案,帮助我们成功获批1490万元‘融资方案’,解了燃眉之急。”钱忠明说,目前企业建成了市重点实验室,研发的马来酸二乙酯尾料回收装置大幅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实现降本增效1200万元,增加销售收入3000余万元。
针对科技企业研发投入大、成果转化周期长导致的资金困境,金乡县聚焦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科技型中小企业等重点创新群体,以“科技金融”为突破口,完善创新服务机制,深化政金企协作,强化政策落地,为科技企业精准画像,疏通融资堵点,推动科技与金融加快“双向奔赴”。
“信息不对称通常会使银行难以评估科技企业信用,企业较难获得信用贷款。”金乡县科技局副局长张根存说,“科技部门掌握企业研发投入、人才储备、创新平台及知识产权等关键数据,通过构建创新指标‘数据库’,为金融机构提供决策支撑,我们会将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及‘科融信’增信评价达到C级以上企业名单推送银行,破除数据壁垒。”
“‘科融信’增信评价可从科技创新、经营效能、成长潜力、综合风险、社会价值五大维度为企业精准画像,让科技报表转化为金融机构认可的融资‘硬通货’。”张根存说,金乡县通过定期解读科技金融政策,联合镇街园区深入企业摸排需求,开展“一对一”业务指导,建立信贷“需求表”,引导企业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参与“科融信”增信评价,获得入库或评价编号企业可使用省级科技成果转化贷款,尤其是早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使用科技成果转化贷款,省市风险补偿比例提高至90%。
金乡县创新建立科技服务与金融顾问“双专员”联动机制,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目前,全县已有113家企业参与2025年度山东省“科融信”增信评价,85家完成评估,其中69家达C级及以上,可享受科创债券、贷款、担保等全链条政策支持。
今年以来,金乡县已指导150家企业入库第一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有44家企业获得51笔科技成果转化贷款2.07亿元,同比增加67.38%,6家企业获得科技贷贴息4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