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产业链上的“品重烟台”:从好品牌到好生态的齐鲁实践
在山东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进程中,烟台以“链兴品牌、品牌强链”的特色路径,展现着“仙境海岸・品重烟台”的独特魅力。这座经济实力雄厚的海滨城市,用实际的产业发展证明:好品牌并非孤立存在的个体,而是扎根于产业链土壤、协同共生的整体。
产业根基铸就品牌厚度。烟台的品牌优势来自对特色资源的深耕与整合。作为中国果业知名品牌——烟台苹果的核心产区,栖霞、蓬莱等地的大片果园产量颇丰,其品牌价值长期在全国果品中处于领先地位。从种植技术的革新,到深加工产品的丰富,全产业链形成了可观的规模,真正让小苹果成为带动共同富裕的重要纽带。
海洋经济领域,“耕海1号”开创的“蓝色粮仓+蓝色文旅”模式颇具亮点。通过立体化养殖结合精准管控,不仅产出了大量生态鱼类,还打造了多样的文旅场景,吸引了众多游客,构建起“养殖—加工—文旅”的绿色闭环产业链。这种产业融合模式不仅提高了海产品的附加值,更成为全国海洋牧场建设的典范。
链长制驱动品牌升级。产业链的坚韧,离不开政府与企业的协同努力。烟台推行的产业链链长制,为品牌提升注入了系统动力。
食品产业链围绕多个领域发展,培育出鲁花花生油、春雪“上鲜”鸡肉调理品等一批“好品山东”标杆品牌。白羽肉鸡产业集群通过龙头企业构建起完整的育种体系,实现了规模化供应,同时拓展了预制菜等高附加值领域。
葡萄酒产业链依托优越的地理条件,由张裕引领构建起“酒庄种植—智能酿造—文旅体验”的生态。从自有葡萄园到海外布局,从经典产品到高端系列,其品牌在全国酒类中处于领先地位。政府推动关键技术攻关,填补产业链薄弱环节,为品牌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持。
生态协同释放品牌势能。烟台品牌的竞争力,体现在“链上共生”的生态智慧中。质量方面,大量投入建设国家质量基础设施,覆盖产业链标准,众多企业的质量创新经验得到推广,推动“烟台制造”向“烟台品牌”转变,上榜品牌数量和总价值在全省领先。绿色发展上,长岛旅游集团整合资源打造特色IP,推进环保项目,用生态保护提升旅游价值;耕海1号采用清洁能源,实现海洋“零排放”,体现了品牌价值与生态价值的协同。文化层面,将历史IP转化为文旅品牌,活化在地文化,让“品重烟台”传递着城市人文精神。(文/杨崇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