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分善款都用在孩子们最需要的地方 守护星星的孩子 让爱洒满星空
掌上济宁讯(济宁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艳茹)“这次活动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孩子们一起拍打非洲鼓的情景,他们的精彩表演打动了我。孤独症儿童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需要热爱公益的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进来,共同为他们打开一扇窗,让他们感受这个世界的善意与美好。”小蜜蜂慈善义工团会员孔女士感慨道。
7月28日,兖州区关爱孤独症儿童新希望工程爱心捐赠仪式在兖州区星光康复医疗中心举办,爱心企业济宁华旭昇辉餐饮有限公司在现场见证了这份沉甸甸的爱心传递。
传递爱的火种 让更多人关爱孤独症儿童
活动现场,济宁华旭昇辉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旭和妻子王慧,向兖州青年志愿者协会捐赠“关爱孤独症儿童爱心基金”,并为孤独症儿童家长代表发放爱心红包。随后,兖州青年志愿者协会为爱心企业家张旭、王慧夫妇赠送爱心企业牌匾和锦旗。
公益的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多年来,张旭和妻子一直走在做公益的路上,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践行爱与责任。“希望通过今天这份捐赠,传递我们的信念,用行动照亮他人,用爱心温暖社会。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愿意伸出援手,就能为这些孩子铺就更宽广的未来。希望我们今天的举动能感染更多人,让更多人关注孤独症儿童,让爱的火种不断传递。”张旭说。
兖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始终将服务特殊儿童作为重要工作。“张旭、王慧夫妇捐赠的不仅仅是宝贵的善款,更是一份对特殊群体无条件的信任与支持。每一份善款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份沉甸甸的托付。我们郑重承诺,将确保每一分善款都用在孩子们最需要的地方。”兖州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张峥坦言,希望能有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关爱特殊儿童的行列中来,携手并肩,用爱心点燃希望,共同为特殊儿童创造一个更加包容、温暖、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孩子们还为爱心企业家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那是他们用小手一点一点完成的灵动画作,以及精彩的非洲鼓表演《红星闪闪》。小蜜蜂慈善义工团和家长们带来的手语舞《感恩的心》,收获了现场的阵阵掌声。
“作为孤独症儿童的家长,感谢所有爱心人士的善举。我们会带着孩子们努力走下去,时刻抱有感恩和上进的心,学会接受别人给我们的关爱,将来还要回报社会,呼吁更多的人来关爱特殊儿童。”孤独症儿童曹元泽的妈妈说。
坚定地守护 为孩子搭建通往世界的桥梁
近年来,山东省坚持把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在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基础上,山东省进一步出台《山东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办法》《山东省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评估标准》等系列配套政策,在全国率先健全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体系,在国家要求的0至6岁救助基础上扩大到17岁,取消对儿童家庭经济条件和户籍地的限制,在政策层面实现救助全覆盖。2025年,山东省残联将进一步修订完善现有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体系,提升康复救助服务水平,促进康复救助工作提质增效,为不少于4万名残疾儿童提供手术、辅助器具适配、康复训练等康复救助服务。
“每一颗‘星星’的背后,都承载着一个家庭难以言喻的艰辛与守望。孤独症儿童大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如同在无声的轨道上运行,与外界的沟通需要穿越重重屏障。关爱孤独症儿童,绝不仅仅是慈善行为,它关乎生命的尊严、家庭的幸福、社会的温度与未来的希望。”兖州区残疾人联合会主席金瑞舟说。
多年来,兖州区星光康复医疗中心院长于丹和她的团队用科学的方法和无私的奉献,帮助无数孤独症儿童改善症状、融入社会。在兖州区星光康复医疗中心,有的孩子用三年时间才学会叫一声“老师”,当那声模糊却清晰的呼唤响起时,老师和家长一起哭了;有的孩子曾经抗拒任何人的触碰,如今会主动拉着老师的手走向玩具区,那小小的掌心传来的温度,是对信任最好的回答。这些孩子,他们或许不擅长用语言表达,但他们的眼睛里有星辰,他们的画笔里有彩虹,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和世界对话。
谈到做孤独症儿童康复这么难,是什么支撑着自己坚持下来?于丹说:“其实很简单,是孩子们每一点微小的进步,是家长们从不放弃的眼神,更是像今天张旭、王慧夫妇这样的爱心力量,一次次为我们注入前行的勇气。康复之路很长,一个孩子的成长可能需要几年、十几年的陪伴,不仅需要专业的干预训练,更需要全社会的理解与接纳——理解他们的不一样,接纳他们的不完美。”
“终有一天,这些‘星星的孩子’能更自在地走进公园、走进校园,能被邻居笑着打招呼,能被伙伴拉着一起玩耍。而我们,会继续做那个最坚定的守护者,用专业和爱,陪他们慢慢长大。”于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