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创新与协同的双轮驱动

在“好品山东”的璀璨星河中,产业链已成为品牌崛起的核心引擎。从潍坊诸城的食品产业集群到青岛的智能家电矩阵,从德州的体育装备生态到菏泽的牡丹经济链,山东企业以“链式思维”重构产业逻辑,将技术创新、质量管控与生态协同熔铸成品牌跃升的密码,为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提供了鲜活范本。

链主领航: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重构

山东的“链主”企业以全链条布局重塑产业竞争力。海信集团通过十年研发攻克RGB-Mini LED画质芯片,首创光色同控算法,推动显示技术从“追赶”到“定义”的跨越,其泰国智能制造工业园的奠基更标志着“山东智造”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在食品领域,得利斯集团构建从饲料供应到终端销售的全产业链质量管控体系,智能化生产线使培根切片效率得到切实提升,以“效率革命”夯实品牌根基。这种“链主+生态”模式,使山东企业在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等领域形成7个国家级产业集群,链主企业带动上下游协同发展的乘数效应持续放大。

创新裂变:从技术壁垒到标准输出

科技创新是山东品牌突破同质化竞争的关键利器。福瑞达生物与齐鲁工业大学联合研发的王浆酸生物合成技术,打破蜂王浆成分应用的国际垄断,其主导制定的《预制包装菜肴》团体标准,为中国预制菜产业规范化发展提供蓝本。华光国瓷攻克无铅釉技术,产品出口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让“国宴用瓷”走进寻常百姓家。在农业领域,鲁花集团联合中科院培育高油酸花生良种,5S压榨工艺去除黄曲霉素的同时锁住营养,推动中国食用油进入75%油酸时代,实现从种子到餐桌的全链条价值深挖。

生态共生:从价值独享到利益共享

山东品牌的崛起之路,始终贯穿着“利他共生”的产业哲学。东明吉安农牧通过建设鸡蛋精细加工园区,将产业链延伸至分拣、杀菌、包装等环节,带动多个就业岗位。在体育产业领域,德州世纪星文体器材公司以塑胶跑道、健身器材为支点,联合上下游企业形成覆盖赛事运营、智慧场馆的完整生态。这种“链主+配套+农户”的协同模式,让山东品牌既具备抵御市场风险的韧性,又形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合力。

当智能制造的齿轮与生态协同的脉搏同频共振,当技术创新的火花与标准输出的智慧交相辉映,“好品山东”的金字招牌必将在全球价值链中绽放更耀眼的光芒。(文/王娜娜)

点赞
我来说两句
发表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