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凉亭议出社区善治大天地
掌上济宁讯(济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鲍童 通讯员 邹灵)夏夜微风拂过,在任城区古槐街道关帝庙社区的“诸葛亭”下,十几位居民摇着蒲扇,与社区的网格员小孟围坐一圈。
“咱们6号楼的下水道老堵,味儿都飘到三楼了。”张大爷刚开口,物业经理便接上话:“明天我们就带人彻底排查一下。”一桩困扰多日的“堵心事”,在谈笑间有了着落。这样的“亭内议事”场景,在关帝庙社区早已司空见惯。
社区治理如何真正聚民心、解民忧?关帝庙社区在小小议事亭里找到了答案。通过“‘关’心民生亭内议事”工作法,社区党委书记亲自担任协商委员会主任,确保每次“亭内议事”都紧扣民生需求与政策方向。同时,构建“1+6+N”议事架构,党员、网格员、楼栋长、物业人员、居民代表组成常设“智囊团”,凡遇具体事务,涉及的商户、执法部门等“N”方力量也动态加入。
与此同时,社区不仅打造了“朝阳亭”“诸葛亭”等实体议事点,更借助微信群、“任诚办”小程序等线上平台,编织起全天候的民意收集网。网约车司机、快递小哥化身“流动网格员”,穿街走巷间“随手拍”安全隐患;物业公司与综合执法部门联动入格,合力推动业委会成立与惠民服务落地,多元主体的智慧在亭内外碰撞交融。
化粪池外溢熏得居民掩鼻——几位热心“邻里监督员”与网格员组成搭档,定期巡查、即时上报,形成“善治组合拳”;飞线充电屡禁不止——社区创新“积分兑换+商户联管”机制,充电行为可攒积分换服务,周边商铺也加入劝导队伍;不文明养犬惹纷争——“六步”调解法在亭下启动,从“听”取诉求到“督”促落实,促成邻里握手言和……正是这些带着烟火气的妙招,使越来越多的邻里纠纷消融在楼栋单元之内。
小小议事亭,议出大和谐。截至目前,20余次亭内议事活动,解决了30多件诸如污水外流、班车噪音等糟心难题,化解矛盾10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