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山东以科技创新作答时代新篇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更是提升民生福祉的关键支撑。在齐鲁大地上,科技创新正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融入百姓生活,从田间地头到深海远洋,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业态,山东用一项项硬核成果诠释了“科技为民”的深刻内涵。
科技“赋能”农业,重塑“齐鲁粮仓”
在寿光的蔬菜大棚里,智能温控系统根据作物生长周期精准调节温度、湿度,无人机在苹果园上空盘旋,将肥料精准投撒到每一株果树根部;青岛的海洋牧场中,水下机器人实时监测水质变化,为鱼群生长保驾护航。近年来,山东对农业科技创新持续投入,从“靠天吃饭”到“科技种田”,从单一产业到全链条升级,山东农业正以“新质生产力”重塑发展模式,让传统农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科技“助力”工业,迈向“智造强省”
科技赋能之下,山东工业生产场景焕然一新。在山东创泽智能机器人公司的实验室里,一款名为“创创”的商用服务机器人正与参观者互动。这款荣获CES创新奖的机器人,不仅具备智能导航、语音交互功能,还能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服务流程。在化工行业,万华化学集团以自主研发的“尼龙12全产业链技术”打破国际垄断,实现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的全流程自主可控,这些技术不仅降低产品成本,更带动上下游多家企业协同发展,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这种“集群作战”模式,正推动山东从“制造大省”向“智造强省”跨越。
科技“惠泽”民生,筑梦幸福生活
在山东,科技创新正在改变着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济南一款名为“齐鲁大脑”的智慧城市平台,通过整合交通、医疗、教育等数据,让市民办事“最多跑一次”成为现实。除了智慧城市,其他民生领域看似不起眼的“小发明”,也实实在在地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感。比如,针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研发的“智能水务云平台”实现了24小时水质监测;针对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开发的“智慧健康手环”可实时监测心率、血压等指标。这说明在山东,科技创新如同一股清泉,流淌进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滋润着民生福祉。
从农业到工业,从民生到未来,山东科技创新的每一步都铿锵有力。未来已来,唯创新者胜,山东将继续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