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机器人大会系列报道|创新济宁 未来之城(一)
近日,位于济宁市高新区海川路的科力光电收到喜讯,公司研发的一种可编程控制器拿到了欧盟的认证。“我们这项新产品还没正式量产就接到了一批订单,不久,这种控制器就会随这批订单走出国门。”科力光电技术专家表示,这是一种可用于锻压、物流、化工等行业人员的安全保护装置,可大大提高对工作人员的安全保护系数。此前,国内企业用的一直是进口产品,价格不菲。经过科力光电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于2024年底研发成功了国产的可编程控制器并对外公布,破解了国外的卡脖子技术。“我们研发成功后,国外立马采取降价措施。”技术专家说。
科力光电
以创新为引擎,抢占产业“智高点”,科力光电并非孤例。近年来,济宁市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各项工作全面起势、全力突破,区域创新能力再上新台阶。
科技创新融合产业创新
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
“尤其在关键技术攻关方面,针对产业发展中的‘卡脖子’技术和企业面临的技术壁垒,济宁市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关键技术攻关项目,争取国家和省级的创新资源落地,推动多个项目获得了省重点立项的支持,7个项目入选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数量、获批资金均居全省前列。”济宁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努力,使得济宁市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竞争力持续增强。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工智能+”成为高频热词,《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
济宁市智能终端产业园
人工智能尤其机器人领域,被认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中之重。经过多年悉心培育,济宁已然在该领域下好“先手棋”,基本形成了以邹城机器人产业园、高新区智能终端产业园为中心的“两园多点”产业集聚格局。
汶上县依托装备制造产业,衍生出重载AGV等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梁山县依托专用车生产基地,配套发展了焊割及喷涂机器人生产及系统集成企业;经开区依托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山东基地(济宁),重点发展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曲阜市依托优质的教育、文化和旅游资源,着力打造服务机器人、智能家居产业。
珞石机器人
同时,一批重点及高成长性企业崭露头角,珞石科技是“国家级高速高精度工业机器人链主企业”,也是山东唯一进入工信部公布的第一批符合《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2024版)》名单的企业;山东龙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的消防无人机在全国工业级无人机应急消防救援领域居领先水平,消防无人机领域市场占比达75%;山东天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掘锚护一体机、全机械化远距离喷浆成套设备等,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入选工信部矿山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4项……
智能机器人服务
记者从市大数据局获悉,我市现有机器人产业相关企业4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省级单项冠军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家、省级瞪羚企业5家。近5年,我市机器人产业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其中,2024年完成营业收入30.8亿元,同比增长23%,高于全市工业营业收入增速26个百分点。2025年1至2月份完成营业收入3.93亿元、同比增长54.2%,产业正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审核:张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