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风论语丨抓招商就是抓产业谋未来
济宁日报评论员 刘太福
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投资上项目,始终是发展的生命线。近日,市委召开招商引资工作专题会议,听取今年以来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情况,部署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传递出抓招商上项目促发展的强烈信号和鲜明导向。全市上下要坚定扛牢“走在前、勇争先”的使命担当,乘势而为、加压奋进,大抓招商、大抓项目、大抓产业,推动高质量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以招商引资新突破赋能高质量发展。
今天的招商支撑明天的项目,今天的投资决定未来的发展。开展高质量招商引资,关键在弄明白“怎么招”。当前招商引资形势、要求都发生深刻变化,各地铆足干劲拼环境、拼服务,竞争愈加激烈。我们要创新招商思路,用好重点节会、重大活动机遇,积极宣传济宁、推介济宁,吸引客商投资,塑造招商工作新优势。要加大外资招引力度,开展跨国公司登门拜访活动,扩大在我市投资规模;积极参与、组织各类招商活动,争取项目达成合作协议。要提高专业园区规划建设水平,推动产业项目、资源要素向园区集聚,提高产业承载能力。要做大做活标准厂房招商,坚持“建”与“招”同步规划,逐步形成“产业园就是产业链、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招商引资格局。要持续加大要素保障力度,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想方设法做好要素保障工作。要突出精准招商,加快项目熟化、落地。要坚持高位推进,完善招商引资工作的体制机制,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招商引资,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各级各部门要在优化营商环境上狠下功夫,主动当好企业“服务员”,旗帜鲜明为企业撑腰鼓劲,提供充足的“阳光雨露”,让广大企业家在济宁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安心经营。要乐于善于和企业家交朋友,用好用活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和重点项目制度,常态化、多渠道、面对面听取企业意见建议,真正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要全力推进惠企政策“直达快享”,主动到企业上门送服务、送政策,让政策“红利”应享尽享。要营造一流政务服务环境,加快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出更多服务套餐,努力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要更大力度为企业松绑减负,营造公平竞争环境,规范涉企执法检查,让企业轻装上阵、放手发展。
招商引资不仅是当务之急,更是长远之策。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提高站位,树立“一盘棋”思想,不折不扣地把承担的招商工作抓出成效。各县市区要坚决扛牢招商引资的主体责任,加强谋划,主动解决问题,全力推进项目签约落地。15条标志性产业链牵头部门要主动担负起牵头责任,找准产业链招商目标,充分发挥链主企业作用,打造更多有竞争力的细分产业集群。市属国有企业要放大自身资源优势,在招大引强上扛起国企担当。驻外招商联络处要精准发力,发挥好招商引资“桥头堡”作用。有招商任务的部门单位都要压实工作责任,作为重点任务强力攻坚,以招商引资的新突破、新成效,拼出经济发展新气象、城市发展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