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风论语丨干字当头 拼出济宁美好未来

济宁日报评论员   刘太福

拉弓满弦,擂鼓催征。2月5日,济宁“新春第一会”的举行,擂响了“走在前、勇争先”的锵锵战鼓,吹响了起步就冲刺、开局即决战的冲锋号,为我们实现一季度“开门红”、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实现“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提供了清晰的“施工表”“路线图”。

人勤春来早。新春伊始,全市即对抓好各方面工作进行再动员,为的正是开好局、起好步。“走在前、勇争先”这一总定位、新要求,是省委赋予济宁的重大使命,与“经济大市要勇挑大梁”等工作要求一脉相承、一以贯之,是对打造新增长极的深化、拓展和延伸,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当前,宏观形势复杂严峻,区域竞争更加激烈,你追我赶的态势越来越明显。从济宁自身看,去年顺利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但经济总量、发展能级还需大力增加和提升。“走在前、勇争先”的各项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就看干得好不好、跑得快不快。全市上下要始终保持战斗的状态,拉满弓、上满弦,一天当作两天用、两步并作一步走,以“人人都是奋斗者、个个当好实干家”的姿态,主动去干、奋力奔跑,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比学赶超,共同拼出济宁美好未来。

我们要迈开“进”的步伐,坚定不移扩总量、提能级。要更大力度“优存量”,切实将“一个万亿、五个倍增”的施工图变成实景图,做厚现有“家底”,走好园区化、集群化路子。要更大力度“扩增量”,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以源源不断的大项目、好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要更大力度“强变量”,走好科技创新“先手棋”,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最大限度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潜能、释放创新主体活力,在前瞻性、战略性领域打好主动仗,让关键变量成为有力支撑,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厚实根基。

我们要开拓“新”的视野,全方位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要坚持以改革破难题,以开放促发展,下决心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构建高水平开放平台,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要强化市场的思维,树牢经营的理念,保持敏锐的“市场嗅觉”,能用市场解决的尽量交给市场,能放给社会的尽量放给社会,算好“政治账、民生账”,算好“效益账、效率账”。要发扬拼抢的精神,做到“不遗余力”,全力以赴、放手一搏,干必有成;务必“不失时机”,抓住各种机遇、迅猛发力、抢占先机;坚持“不拘一格”,法无禁止皆可为,大胆闯、大胆试,以非常之功、超常手段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加出色、出彩、出众的业绩。

我们要强化“实”的作风,出实招、务实功、求实效。要鼓足“真抓实干”的劲头,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端正“求真务实”的态度,从实际出发、用事实说话、拿实效检验。要练就“扎扎实实”的本领,提升改革创新的能力,增强服务群众的水平,提高防范化解风险的本领,集中精力推动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一项一项落到实处,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坚强保障。推动济宁高质量发展,处处是主场,人人是主角。要汇聚“干”的合力,团结一心加油干,在比较中奋进、在奋进中赶超、在赶超中突破,以更加拼搏的状态、更加有力的担当、更加过硬的实绩,用汗水和奋斗,赢得济宁高质量发展的节节胜利。

点赞
我来说两句
发表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