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风论语丨教育优先
闻道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
近日,全省教育大会召开,吹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的号角,为我们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教育强省建设指明了方向。12月2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全省教育大会会议精神,强调要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位置,持续加大投入,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强市必先强教,兴济必先兴才。教育,担负着人才培养的基础性任务,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以教育为基础的国际人才、科技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高质量发展对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越来越热切。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我们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清形势、把握大势,不断增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济宁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教育首先要走在前列。为当下计、为长远谋,以教育强市建设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济宁篇章提供有力支撑,我们要深入实施科教强市人才兴市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勇当教育强省建设排头兵。我们要聚力扛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在涵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上彰显新气象;聚力加快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努力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上展现新作为;聚力深化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努力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上增添新动能;聚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努力在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上实现新提升;聚力深化教育改革开放,努力在推进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取得新突破,推动全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教育强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强化责任落实,加强资源保障,广泛凝聚合力,守牢安全底线,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在济宁落地见效。要结合我市实际细化完善具体举措,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动全市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同时,要进一步强化校园安全,深入排查风险隐患,强化校园门口交通疏导,优化学生上下学管理,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安全环境。要抓好教育评价改革,持续优化教育发展生态,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未来,重视教育才能赢得未来。让我们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各项工作部署落地见效,为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不断开创教育强市建设新局面,为建设教育强省作出更多济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