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的书法课堂 家门口的文化乐园:倾情笔墨之间 领略书法魅力
掌上济宁讯(记者 王艳茹)“一直以来,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此次我在工人文化宫学习了课程,对书法的发展脉络、行草书鉴赏标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让我受益匪浅。”11月13日,冠亚小区居民薛瑞卿告诉记者。
近日,由市总工会主办、市工人文化宫承办的济宁职工学习大讲堂,举办了“以《书谱》为例 谈行草书的鉴赏与创作”公益讲座。此次活动特邀济宁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女书法家委员会副主任黄秀杰担任主讲人。
“书法有多种书体,草书在书法的各种书体中是结构与形式变化最为丰富的书体,也是历代书法家在创作中借以抒情的最好表达方式。学书离不开字帖,而《书谱》就是其中一部杰出的草书名帖,同时,它还是一部著名的书学理论著作……”活动现场,黄秀杰向书法爱好者们娓娓道来。黄秀杰的行草书致力于书谱及二王一路书风的研习,工用笔,慕书卷气,力主精研传统、厚积薄发。亦喜大草,潇洒灵动、一任自然。
“气韵生动是草书最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意在笔先,避免看一笔写一笔。空中做势,古人曾称之为不传之秘,即上笔收笔时应想到下笔起笔的位置,但毛笔提起示意在空中做好下一笔起笔的准备,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运笔过程中指腕动作的准确连贯和笔笔到位,以避免顾此失彼。”黄秀杰说。黄秀杰不仅从草书的艺术魅力等维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心得,还现场执笔书写例字,引导学员鉴赏和创作草书作品。学员们观摩了老师的整个运笔过程,纷纷拿出自己的作品,希望得到老师现场指导。“我很喜欢书法艺术,可是平时忙于工作,周末还想陪伴孩子,很难兼顾工作、家庭和个人爱好。现在工人文化宫开办了晚间的培训活动,太方便我们这些上班族了。”职工郭伟兴奋地对记者说。“书法是传承性很强的一种艺术。始于模仿,忠于创造,守正才能创新。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市民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书法的兴趣。”黄秀杰告诉记者。
“截至目前,济宁职工学习大讲堂已经举办了20期。为了满足更多职工和企业的需求,我们进行了多种尝试。从白天调整到晚上举办,从场内拓展到送服务到企业,从单一的现场讲座到线下互动和现场直播,我们持续创新,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公益性、普惠性文化服务活动。”市工人文化宫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