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保人员800万人、5.1万人享受待遇 济宁市长期护理保险实现全覆盖
掌上济宁讯(记者 万德龙)长期护理保险是为年老、疾病或伤残导致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的失能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服务或资金保障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被称为继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大险种之后的社保“第六险”。
截至今年7月底,我市长期护理保险已覆盖参保人员800万人,开展失能评估5.9万人次,目前在床失能人员3万人,累计5.1万人享受长护待遇,长护基金累计支出达3.73亿元。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应享尽享,切实减轻了失能家庭照护负担,为他们撑起一把温暖关爱的“照护伞”。
扩大定点护理机构范围
目前我市拥有长护定点护理机构290家,相关护理服务从业人员1.5万人,培育众多的养老护理服务机构,带动大批城乡劳动力就业。
培育专业失能评估机构
我市于今年6月在汶上县开展定点评估机构试点工作,率先在全省探索使用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失能等级评估。
参保范围和享受待遇的条件
参加我市基本医疗保险人员纳入长期护理保险覆盖范围。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原因导致失能已达30天以上,且经医疗机构规范治疗,失能状态预期持续6个月以上,生活不能自理,病情基本稳定,可申请长期护理保险待遇。经评估达到国家长护失能标准2级(中度失能)及以上的,可按规定享受相应长期护理保险待遇。
康复辅助器具试点
首批将电动护理床、手动轮椅、多功能轮椅、移位车、静态防褥疮垫等五类辅助器具纳入保障范围,目前已启动招标程序。
信息化建设
我市作为全省第一个医疗保障信息平台长护险功能模块应用试点地市,通过落地长护模块88个功能应用,实现了失能人员申请、评估、审核、签约、结算、数据查询等整个业务流程的闭环管理。
支付标准的规定
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支付不设起付线。医疗专护在一、二、三级定点医疗机构的职工长期护理基金支付比例分别为90%、85%、80%,居民为75%、70%、65%;机构护理支付比例职工为85%,居民为70%;居家护理职工支付比例为90%,居民不设支付比例,每日长期护理保险基金支付限额为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