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铸魂聚合力 守正创新促发展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五年工作巡礼
培根铸魂聚合力 守正创新促发展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五年工作巡礼
哲学社会科学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新时代云南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努力实现“三个定位”的非凡历程中, 这一科学论断再次得到证实。
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以来,全省社科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贯彻党中央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决策和省委部署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宣传研究阐释党的创新理论,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充分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在服务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中展现新作为、做出新成效。
培根铸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思想强音激荡三迤,奋进伟力催动云岭。
5年来,云南省社科界始终把学习研究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和宣传宣讲工作,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云岭大地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全省社科理论界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召开系列座谈会和理论研讨会,及时传播新思想新理论。组织专家学者撰写有分量的理论文章在“三报一刊”发表,在社科学术期刊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学习党的二十大”等专栏,举办全省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培训班,组织各级党委宣讲团、云岭百姓宣讲团等深入企业、农村、机关、校园开展理论宣讲,“云岭大讲堂”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讲座近900场,开展省级社科学术社团“大学习、大联动、大引领”活动,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自信中国说》《用实践回答》等理论宣讲节目,深入浅出、鲜活生动,用理论深度、实践力度、情感温度,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云岭大地上结出硕果。
建言献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为解决时代问题寻找答案,为完成时代任务提出方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社会科学大有可为也必然大有作为。
2019年,云南大学“中国周边外交研究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获得立项建设,2021年,云南师范大学“中国西南地缘环境与边疆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获得立项建设。云南省和教育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为云南社科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搭建起重要的智库平台。
5年来,云南社科界聚焦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以全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从城市到农村、从滇中到边境,云岭大地处处都是社科专家奋斗的身影。“社科专家基层行”足迹遍布全省16个州(市),一大批调研报告为党委政府发挥了重要的决策参考作用,2021年度荣获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优秀团队称号。围绕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主题,组织专家开展专题调研,提交决策咨询报告。
2019年12月1日,《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正式实施。5年来,省级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发展到134个,云南社科普及读物出版达66种,实施社科普及志愿服务项目326个,省州县三级联动开展“社科普及宣传周”活动,全省“大科普”格局逐渐形成,有力地促进了全民哲学社会科学素质提高。
守正创新,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5年来,云南省社科界聚焦主业主责、主动担当作为,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贡献力量。
学科体系不断健全。突出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大力推进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着力推动优势重点学科建设,云南大学民族学、统计学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云南大学民族政治研究院获批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云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入选教育部首批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全省新建一批哲学社会科学博士后流动站,新增一批哲学社会科学博士学位授予点,创新建设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工作站,建设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39个。
学术体系不断完善。全省社科界围绕重大理论问题、重大现实问题、重大实践经验开展深入研究,推出一系列理论成果。5年来,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904项,位居西部省(市、区)前3位;全省社科界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448篇,出版社会科学著作1208部,获国家部委奖35项;云南有12本社科学术期刊进入核心期刊行列。
话语体系不断增强。5年来,全省社科界充分发挥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推动理论传播,深化学术交流,探索出一条云南与周边国家以学术互动推动文明互鉴的新路子。围绕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和“一带一路”倡议等重点,与新西兰、俄罗斯、南非、老挝、缅甸等国家有关学术机构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中国——南亚东南亚智库论坛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一带一路”视野下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合作高端论坛、首届国家减贫战略与人口均衡发展战略研讨会、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等学术交流活动在云南举行......全省社科界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强基固本,不断健全社科联系统组织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极其繁重的任务,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各方面力量协同推进。
省社科联着眼于强基固本,不断强化全省社科联系统的组织体系建设。目前,全省16个州(市)、95个县(市、区)和29所高校已成立社科联。5年来,新增县(市、区)社科联22个,新增高校社科联24个。省级社科学术社团和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发展至119个,一批社科学术社团正在向社会智库转型发展,不断焕发新活力。(供稿:云南省社科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