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加”项目 爱老助老“减”距离
■记者 郝明雷 通讯员 刘欣欣
梁山县坚持以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为导向,多样化开展敬老爱老助老志愿服务,用心用情用力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志愿服务+食堂 让老人吃上“幸福餐”
“今天做的是蘑菇炖肉、海米油菜、清蒸大虾、五谷粥,保证咱们老年人吃得开心,吃得放心。”水泊街道前集村“幸福食堂”志愿者刘清孝笑呵呵地说。
在前集村幸福食堂,每到饭点,老人早早来到食堂,坐在一块儿吃“幸福餐”。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菜品端上桌来,让农村老人家门口就能享受“美味”晚年,感受“幸福”味道。
一粥一饭,饱的是胃,暖的是心。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该县强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为老”服务,14个乡镇、街道建设18处“幸福食堂”,70周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免费就餐,切实解决了高龄、独居、失能老人做饭难、吃饭难的问题,百姓交口称赞。
志愿服务+精准 暖到老人“心坎里”
“太感谢你们了,我这腿脚不利索,平时剪个头很费劲,这可帮了俺大忙了。”在小路口黄河新苑社区,刚理完发的雷传德老人拉着志愿者的手激动地说。
近日,志愿者与社工携带理发工具来到小路口镇黄河新苑社区,为经济困难的失能老人开展“爱心义剪”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在老人家里、社区院子里、乡村广场上临时组成了“流动理发店”,耐心、细心地听取每一位老人的需求,在电推剪若有若无的声音里,老人的头发被修剪得干净利落,剪完头发后,老人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今年以来,梁山县实施志愿服务精准“滴灌”新模式,以高龄、失能、独居老年人为重点服务对象,策划“情暖夕阳”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关爱项目,充分发挥社工、志愿者专业优势,精准对接老年人需求,不断推出细致化、专业化、特色化的服务,持续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志愿服务+智慧 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
“大娘,我先帮您注册个微信,然后再教给你怎么用微信交流。”在幸福街社区,00后志愿者关俊喜正为孙奶奶讲解智能手机的操作步骤。
为解决老年人智能手机“不会用、不敢用”的难题,使老年人与“老年e课堂”平台实现“零距离”,梁山县幸福街社区开设“老年e课堂”上门服务,志愿者手把手教学,帮助老年人掌握智能手机基本操作。
去年以来,梁山县积极推进智慧助老志愿服务,开展“我教老人用手机”“老年e课堂”“守护钱袋子”等系列服务活动360余场,孵化“银龄守护计划”“智能e行动”“关爱老人谨防诈骗”等智慧助老志愿服务项目20余项,助力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乐享智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