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自力:以商用车高质量发展 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大会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就是,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是: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先进生产力与先进生产关系的有机整体,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现实载体和空间展开。我国拥有世界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制造业规模占全球比重约30%,连续13年位居世界首位。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重点之一就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对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勇于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关键在振兴制造业。汽车产业是我国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制造业的重要领域。2022年,我国汽车销量2686.4万辆,其中商用车销量330万辆。虽然商用车是汽车产业中一小部分,但其具有一定特殊性。首先,中国商用车市场(不含皮卡)约占全世界商用车市场的一半左右,高于中国汽车市场整体在全世界占比33%左右的水平;第二,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为50%,而中国品牌商用车的市占份额高达95%以上,日系国产卡车逐步被边缘化,欧洲产品由于价格较高、销量很小;第三,由于中国商用车产品的功能性能水平、制造工艺水平都日益接近欧美车企,价格又有一定的优势,中国商用车产品在海外发展中国家逐步取得优势地位,2022年中国商用车出口58.2万辆,主要集中在东盟、拉美、非洲,正在探索进入欧洲市场,很多市场中国卡车的市占率已经超过50%,如越南、菲律宾、哥伦比亚、智利等。

当前,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及房地产等产业逐步进入成熟期,传统建材、钢铁、水泥、煤炭等产业需求面临压力,传统工业品运输受到影响,大宗商品运输逐步向铁路、水运转移。但还应看到,中国城市化率还有一定提升空间,城市群经济占比将会提升,城市群内部的物流比重还会继续加大,消费端仍然有较大潜力,随着市场需求升级和技术进步,作为生产资料的商用车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作为汽车产业的特殊一部分,商用车应牢记产业责任,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以更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产品和服务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壮大国家综合实力、增进人民群众福祉作出新时代的产业贡献。应重点把握以下方面:

(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产业质的有效提升

当前,中国商用车市场已经进入存量发展阶段,市场规模将稳定在400万至450万。2022年商用车市场承受下行压力,销量处于底部,预计2023年会有15%至30%的复苏。根据中汽协数据,目前商用车全行业产能约720万。商用车产业应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处理好规模和效益、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坚持把效率效益摆在发展的突出位置,努力实现产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二)满足市场结构调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随着人们消费理念变化、双碳战略实施、法规升级、交通治理趋严,商用车市场需求将会出现结构调整,分工会日益明显和专业化,城市公共服务类产品将以新能源为主,干线物流、区域集散将以油车或混动为主。商用车产业应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满足变化的需求,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贡献产业力量。

(三)增强核心技术能力,打造中国民族汽车品牌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实施。一直以来,中国商用车企业的产品技术路线基本是采取“跟随战略”,重卡跟随欧洲,轻卡跟随日本,但下一代产品已经没有标杆,必须走自主创新的路线。商用车产业应不断增强掌握关键技术的核心竞争力,坚定做强自主品牌,打造中国民族汽车品牌,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驱动产业做优做强。

(四)构建安全可控双链,维护现代化产业安全

当前,中国商用车产业基本掌握了整车开发制造、发动机、变速箱、车桥等零部件开发制造能力,但在技术开发软件、工业基础软件、芯片等底层核心技术和供应链上还是难以完全自主。在上一轮芯片断供周期,商用车市场也受到很大影响。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应着力在关系安全发展的领域加快补齐短板,全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速构建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为维护现代化产业安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加快全面新能源步伐,助力构建绿色经济体系

汽车行业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商用车,虽然商用车保有量仅占我国汽车保有量12%左右,却产生了56%的汽车碳排放。因此,汽车行业要实现“双碳”及排放污染物治理目标,商用车是主战场,商用车的全面新能源化势在必行。随着未来“双碳”战略深入推进,商用车四阶段油耗政策和新能源积分政策的陆续实施,商用车产业必须加快发展新能源产品,推行绿色制造、狠抓节能降耗,助力国家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产业力量。

(六)强化数字经济赋能,推动制造业服务业融合

党的二十大提出,“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展物联网,降低物流成本”“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数字经济发展既是当前全球产业创新发展的核心趋势,将有效带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同时又将深刻影响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将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商用车应以数据驱动高质量发展,引领实现商品运营数字化、网联产品智能化,并不断拓展“智能+”,提供场景化的商用车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为产业转型升级赋能、为客户赋能。

产业体系现代化关系到国民经济现代化水平,没有现代化的产业体系,经济现代化就无从谈起。商用车产业已经具有一定的领先地位,应持续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补齐短板,借助“技术红利”带来的发展动力,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作者 北汽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 蒋自力)

点赞
我来说两句
发表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