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文化“两创”脉动强劲
掌上济宁讯(通讯员 张艳)近年来,曲阜市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以文化“两创”为引领,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与各领域发展深度融合,实现业态创新、协同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起来、“活”起来、“兴”起来。如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曲阜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助推力。
示范带动,文化“两创”连点成片
位于曲阜明故城东北部的鲁城街道龙虎社区,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原始旧貌保留完好,如今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孔夫子化身“萌夫子”,在粉刷一新的红墙上讲《论语》,不时有慕名前来打卡的人,跟在“萌夫子”后面,弯腰背手,模仿着圣人模样;3D效果的“悍娇虎”,在老墙上活灵活现;斑驳墙壁上的“大梁”自行车、老冰棍,把人们瞬间带入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童年回忆中……
熟悉的老街老墙还保留着原貌,遍布社区的墙体彩绘却让整个社区变了样。古朴与时尚的混搭、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在带来视觉冲击力的同时,让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跃然而出。
龙虎社区是曲阜市首批确立的文化“两创”示范点之一。该市立足村居、社区、学校、机关、企业、重点场所等六大领域,首批确立了25个济宁市级、33个曲阜市级文化“两创”示范点,每个示范点因地制宜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在试点建设中探索出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
为实现文化“两创”示范点建设全覆盖,曲阜将文化“两创”与优秀传统文化“八大融入”相结合,全方位融入精神文明、学生教育、干部政德、基层治理、文化旅游、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网络建设,多载体、品牌化打造文化传承发展新平台。
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劲
在曲阜林前社区的孔府印阁,工作人员一大早便开始忙碌起来。手工篆刻室里,20位手艺人正根据各平台订单需求,专注地雕刻着印章。
“手工刻制的每一枚印章都不一样,这就是它们的灵魂所在。”从事手工印刻30余年的非遗传承人孔令佳自豪地说。
自成立以来,孔府印阁在对传统手艺的坚守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中不断发展。小小印章搭上了互联网“快车”,孔府印阁已发展成为年销售额近2亿元的印石生产基地。如今,这里的篆刻印章产品已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0%,在各个大型电商平台上拥有多家网店,产品网上销量居全国前列。
创新传承传统手艺,让孔府印阁的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现已开发出玉石类、金属类、木制类、塑胶类印章产品2000余款,拥有专利500余项。
在曲阜尼山圣境举办的2022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公布的“山东手造·优选100”入选单位名单中,孔府印阁和三孔文旅一并亮相。“印章所承载的,除了手造技艺,还有诚信文化。传统工艺只有结合时代进行创新传承,才能走得更远。”孔府印阁总经理刘鹏说,这些年孔府印阁之所以发展迅速,正是得益于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拥抱互联网、拥抱新时代。
在曲阜,孔子博物馆、孔子研究院、尼山圣境成为文化新地标;尼山讲堂、尼山宾舍、鲁源新村等系列尼山世界文明论坛配套提升工程建成投用,尼山夜游成为全省夜间经济新亮点;三孔文旅、尼山文旅、孔府印阁等一批文化企业发展壮大,文化产业示范园入选首批山东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文化产业发展交出的亮眼成绩单,印证了曲阜推动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战略选择的正确性。目前,曲阜正加快推进“中华印信城”建设,让篆刻书法艺术走向社会大众、惠及基层群众。同时,曲阜致力于繁荣发展文旅产业,打造“山东手造·圣城有礼”品牌,推进“互联网+文化”新业态发展,培育“名景名线”“名街名区”“名品名作”。
以文化人,构筑基层治理硬支撑
石门山镇董家庄村幸福食堂里,党员志愿者韦洪小心翼翼地把“幸福套餐”逐个打包装进饭盒,放入配餐箱内,一一前往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中送餐。这是韦洪每天的日常工作。“饭菜热乎,心里更热乎!”说起村里的上门送餐服务,80多岁的翟福英老人竖起了大拇指。
幸福食堂不仅解决了老人的一日三餐问题,还精准对接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出“微心愿”菜单、爱心理发、餐前5分钟宣讲等特色活动。如今,幸福食堂已被打造成集健身、学习、休闲等于一体的温馨家园,让老人们在家门口就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曲阜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将儒家文化中的孝老敬亲思想融入其中,打造“幸福食堂”文明实践品牌。目前,幸福食堂已在60个村居建成运营,惠及1500多位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成为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道德遵循,并由此探索出“幸福食堂”“守护朝阳”等“一老一小”服务品牌;“礼之用,和为贵”成为覆盖全市所有村居的基层调解工作理念,使得小矛盾不出村、大矛盾不出镇;“仁者爱人”“讲信修睦”等儒家思想从课堂、学堂走入厂矿社区,潜移默化浸润着居民的工作和生活……曲阜无处不在的民生图景,诠释着文化“两创”的时代内涵。
儒家文化的滋养,为曲阜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适宜的土壤。曲阜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力转化为社会文明的助推器和催化剂,带动群众深度参与“两创”活动、感受“两创”氛围、助力“两创”发展。
如今,儒家文化精髓被广泛应用于曲阜基层社会治理中,春风化雨般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截至目前,曲阜开展我们的节日、非遗传承等活动2000余场;1万多个家庭参与“写家训、晒家风”活动,打造和美家庭、书香家庭1.9万户;传递着家庭文明的“笑脸墙”等成为文明建设成果的“无声传递者”,既活化了优良传统,又聚起了村心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