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 以德润心

曲阜擦亮“彬彬有礼道德城市”建设品牌

掌上济宁讯(记者 杨柳)近年来,曲阜市立足实际,积极践行文化“两创”,“人人彬彬有礼、户户和和美美、处处干干净净”的良风美俗早已蔚然成风。昨日,记者从济宁市特色道德建设品牌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曲阜专场获悉,该市积极探索将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人们思想意识、道德观念、行为养成的有效路径,统筹推进明礼曲阜、美德曲阜、善治曲阜、幸福曲阜“四个曲阜”建设。

明礼曲阜

新时代新礼仪深入人心

曲阜以“婚学节寿丧”新礼仪改革为牵引,融入家风传承、厚养薄葬等观念,培育新礼仪流程体系。在婚礼中,制定了一套符合新时代价值观的新中式婚礼;在学礼中,围绕“九礼四仪”形成了《曲阜市中小学现代学礼指导手册》,在全市全面开展现代学礼实践教育活动;在节礼中,着力推动实现“一个节日一个主题一套活动”;在寿礼中,制订“设寿堂、燃寿烛、结寿彩、着新衣、拜寿星、品寿宴、饮寿酒、吃寿面”八大流程;在丧礼中,坚持“六取消、六提倡”原则,倡导文明、节俭、健康祭祀。

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引导作用,丰富传统节日文化内涵,让“我们的节日”不断深化。广泛开展礼仪教育,在全市选拔和培养礼仪讲师1200余人,依托儒学讲堂、孔子学堂,分系统分领域分层次做好文明礼仪常态化培训,在村居、机关、学校、企业等开展礼仪培训活动2.4万余场次;不断完善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和行业规范,让广大市民有礼可循、有章可依,“学礼”“知礼”“用礼”已成为群众自觉。

善治曲阜

连续9年举办“百姓儒学节”

以儒家“和”文化为核心,曲阜以道德滋养社会治理。汲取传统文化“和为贵”“无讼”等思想精华,曲阜建成了覆盖市镇村三级的“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中心,推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形成政治、德治、自治、法治、智治“五治融和”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大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通过创建“孝和之村”,形成以家风促民风、民风塑村风的良性循环,让孝和文化在曲阜落地生根。开展全覆盖选树活动,曲阜“好人方阵”日益壮大,凡人善举不断涌现。

百姓儒学工程自2014年推出至今,已逐步成为曲阜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特别是已连续举办9年的“百姓儒学节”,广泛组织开展儒学讲座、经典诵读、非遗传承、文化惠民、邻里乐和宴等活动,超过25万人次进行经典诵读、40万人次参与乐和“邻里宴”、60万人次参加惠民展演,推动优秀传统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美德曲阜

把最贴心的志愿服务送上门

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打造了“相约黎明”“守护朝阳”“民享资源库”等30余个志愿服务品牌,全市八支市级志愿服务队伍和百余个社会公益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统筹运转、协同发力,为群众提供综合、多样、一站式的志愿服务活动。

曲阜将文明实践工作覆盖“彬彬有礼道德城市”建设全过程、全领域。围绕“五为”重点对象,创新打造雏鹰课堂、蒲公英夜堂、儒学讲堂等“五堂”阵地和理论宣讲、便民服务、文化文艺等八类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真正实现了“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群众需要什么,文明实践就提供什么”。

探索推行了“美德健康生活+信用”“文明实践+信用”“志愿服务+信用”模式,一体化推进美德曲阜和信用曲阜建设。在所有中小学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广泛开展“圣城名师”“新时代好少年”等评选活动,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网络等多方资源,营造“人人育人、事事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的育人氛围。

幸福曲阜

解决各类民生问题3万余件

近年来,曲阜市坚持文明创建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协同推进,创新开展典范城市创建八大提升行动,不断提升曲阜“彬彬有礼道德城市”建设的幸福底色。持续开展“全民阅读”行动,深化“书香曲阜”建设,新建设16家城市书房,开展3000余场次阅读活动,让书香氤氲圣城。推出“15分钟红色服务圈”“服务民生面对面”等举措,累计解决各类民生问题3万余件。

针对农村老年人群体,曲阜突出“孝”文化建设,创新开展“幸福食堂”建设;紧紧抓住中宣部乡村“复兴少年宫”首批试点机遇,针对农村少年儿童学习成长需求,提供课业辅导、特长培育、心理辅导等各类服务,开展公益夏令营活动,打造“幸福童年”品牌;针对农村妇女、中青年劳动力等其他群体,实施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等素质提升工程,打造“幸福家庭”品牌。

点赞
我来说两句
发表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