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西宁城西:“三个转变”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始终“在状态”
本网综合消息: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实质,切实增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城西区立足实际,当好党的基层“宣讲家”,以“三个转变”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宣讲中始终“在状态”,不断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西区落地生根。
以上率下精准讲,变“高大上”为“接地气”,让宣讲内容“读得懂、悟得透”。根据受众“文化程度、工作环境、年龄特点”等不同,精心选题,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症下药,真正让老百姓听得懂、有所获。区委书记、区长等县级领导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深入文汇路街道、文博路社区、彭家寨镇刘家寨村等基层单位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迅速掀起基层宣传宣讲热潮。虎台街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邀请“在党50年”纪念勋章党员、西区好人、“两代表一委员”等榜样先锋,围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谈感想、谈体会,推动党员群众做到真学真懂、以思促学。兴海路街道充分利用辖区LED屏、公示栏、宣传展板、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点单机等载体持续更新推送党的二十大精神信息,针对行动不便、年老体弱党员,采取送学上门方式,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官方语言”转化成“接地气”的“群众语言”,将理论观点变为“朴素道理”,让群众在“唠家常”中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坚定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决心。
线上线下结合讲,变“单一讲”为“多元讲”,让宣讲活动有“形”更有“料”。灵活运用“情景+体验”“线上+线下”“网络+实景”等多种方式,变以往“你说我听”单向灌输式宣讲为“你讲我问”等互动式宣讲,提高群众的参与度、活跃度。立足“融媒体”宣传矩阵,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线上媒介,通过开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每日小贴士等网上专题专栏,制作推出新媒体产品,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化的宣传解读。截至目前,魅力西区刊发相关宣传报道100余条,制作推送微视频120余条。城西区“五峰”宣讲团采取“线上+线下”集中宣讲形式,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十进”,打通基层宣讲“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开展学习宣讲85场次,受众约8425余人次。区委组织部举办全区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班,通过“线上+线下”、“集中+分散”方式组织全区213名科级领导干部通读原文、研读精句、分享交流,进一步补足党员干部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古城台街道充分发挥“古城智库”作用,通过云端方式把党的“好声音”及时传递到党员群众身边。
聚焦为民暖心讲,变“重说讲”为“求落实”,让宣讲效果“看得见、摸得着”。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实践的强劲动力和实际成效,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二十大精神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和新气象。西关大街街道多方联动,大力解决独居老人、低保户等弱势群体取暖问题;紧急抢修更换德令哈干休所家属院破损管网;疫情期间为老党员、志愿者和低保户、独居老人等免费发放蔬菜包667个,在为民办实事中提升了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成效。区民政局以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结果为依据,持续细化政府购买服务“夕阳红”工作,深入推进“爱老幸福食堂”改革,全面推行“一窗”受理和“一站”办理,实现政务代办服务村(社区)全覆盖。区统计局积极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税务局对接,了解辖区企业注册登记、经营情况,摸清符合升规上限的企业数量,完成1866家企业经营情况摸排,确保做到“应入尽入,应统尽统”,切实为政府制定助企纾困措施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