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物业带领老小区大变样
掌上济宁汶上讯(通讯员 孟琪 殷壮)“楼上的漫天飞线”“楼道里堆满杂物”“斑驳脱落的墙面”“地狱级的停车难度”,这应该是大多数人对老旧小区的第一印象。但是走进汶上县汶上街道西红园小区,一片安静祥和的氛围扑面而来,作为一个32岁“高龄”的老旧小区来说,西红园并没有被“脏、乱、差”的小区老年病所困扰,反而越活越年轻。
“小区能有现在这个样子,全亏了政府的精心改造和红色物业的细心呵护。”小区居民路荣介绍道。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西红园小区,和大多数老旧小区一样,都面临着硬件设施和管理措施双重落后的问题。为改变困扰小区发展的问题,多年来政府数次对小区环境进行整治,小区面貌越来越来好。为了保住来之不易的改造效果,汶上街道推行红色物业模式,通过搭建小区党支部,配备网格员、“三长”的方式,积极参与小区治理,在缓解物业公司压力的同时也成为了小区居民的主心骨和生力军。“现在的小区下水道有人通了,灯坏了有人修,大事小事都有人管了,这里越住越舒心。”对于现在的种种变化,在小区住了多年的居民李安民笑得合不拢嘴。
西红园小区只是红色物业工作的一个缩影,汶上街道地处县城老城区,老旧小区、回迁小区多,新建小区、商业小区少。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于物业服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个时候“红色物业”就成了提高服务质量,架起沟通桥梁的破题点。
位于北门社区的关后街片区,是一处老旧小区和平房混住的居民区,冬天没有集中供暖,小区居住体验差。2020年10月红色物业主动当起“操心人”,第一时间组织网格员上门走访,最终达成供暖改造协议。随着第一个小区的改造成功,街道依托红色物业的优势,乘胜追击,2021年相继完成了百货公司家属院、药材公司家属院、邮政局南家属院三个小区的集中供暖工作,彻底解决了关后街片区的供暖问题。近年来,随着汽车进入千家万户,导致大量的住户无位可停,“停进去出不来,停外面怕剐蹭”成了小区居民的真实写照。2022年,西门社区决定启动停车位改造计划。社区组织红色物业负责对涉及改造的小区住户上门访问,征求意见,同时组织低层住户,采取成本价认购的方式进行改造,增加400多个停车位,大大缓解小区的停车压力。
“红色物业不是物业,也不是物业的管理者,它是一种多方参与的议事机制,是基层党组织触角再次向下延伸的具体表现。”街道党工委书记步海霞认为,红色物业是能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社区、物业公司、居民三方之间的协商议事机制。物业不单纯追逐利益,社区也不当甩手掌柜,大家加强交流、互相补位,双方的辛苦付出就会转化为小区群众真真切切的实惠。据了解,通过不断推广“红色物业”协商议事机制,汶上街道小区的矛盾纠纷少了,解决问题的速度快了,居民的正面评价多了。不仅健全了小区党组织实现了辖区全覆盖,同时还建立起更加稳定的网格员、“三长”队伍,极大地提升了现代化社区治理水平,提升了辖区居民的幸福感和满足感。